“热死人”不是开玩笑!如何预防热射病?
2022-07-13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继上周日之后,今天,高温红色预警又出现了!受副热带高压影响,目前上海市气温正快速上升,预计中心城区、浦东、嘉定的部分地区今天的最高气温将达40℃,高温橙色预警信号更新为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在此,同济大学医学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刘中民教授提醒,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急症,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患者死亡。对已发生昏迷、抽搐等症状的重度中暑者,应立即送往附近的医院进行抢救。

 // 多地有人因热射病死亡 // 

进入7月,多地高温,南方地区的朋友正在经历今年以来最漫长的高温,中央气象台多日发布高温橙色预警,网友直呼“太热了”。

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院,连续收治了3名热射病转诊病人,其中一人因病情来势汹汹,多器官衰竭,在转诊至华西医院时就发生呼吸心脏骤停,虽经全力抢救,但最终不幸去世。

“7月10日下午1点、2点和晚上7点,陆续送来了3个热射病患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副主任余海放表示,同一天接诊多名热射病患者的情况,既往在华西医院急诊科也不多见。其中一位患者是7月1日中暑生病,在当地医院治疗9天后转诊至华西医院,确诊为热射病。

另一位病情严重的患者发病后数小时就发生了多脏器衰竭、消化道等全身多部位出血等危急情况,转院至华西医院后很快出现呼吸心跳骤停,虽经过全力抢救,最终仍因病情危重不幸去世。其余两名患者目前仍在重症监护室抢救,因均出现了明显的凝血功能障碍、肝脏等多脏器衰竭,正在接受持续的床旁血液净化、保肝、抗感染等治疗。

同样,过去一周浙江持续高温,7月12日截至12时,浙江已发布51个高温红色预警,刷新历史纪录。记者从浙江多家医院了解到,近日连续有中暑患者送医,多人确诊热射病并已有死亡病例。

 

 // 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死亡 // 

为什么会中暑?刘中民教授解释,一方面是产热过多:主要见于进行重体力劳动、运动、军训等活动的人群。饮酒、甲亢等因素也会导致机体产热增加。同时, 获取热量过多:环境温度过度升高,通风不良等因素作用下,人体的体温调节功能不能及时进行散热,散热量小于热获取量,会导致机体获取热量增多。第三个原因就是人体散热存在障碍。

容易中暑的人群有哪些?刘中民教授介绍,重体力劳动者,如建筑工人,农民等;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下者,如夏季烈日下指挥交通的交警,工厂锅炉工人等;居住条件差,不通风;老年人、儿童、孕产妇及某些慢性疾病患者。

而以下情境尤其容易出现中暑者,要特别当心:每年高考,考场外等待孩子的家长们。夏天驾车带孩子出门的父母,下车时把孩子留在熄火的车内。各大高校开学前的新生军训。

刘中民教授表示,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程度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先兆中暑患者,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或生活一段时间后,出现口渴、乏力、多汗、头晕、目眩、耳鸣、恶心、胸闷、注意力不集中,体温可正常也可升高,但升高一般不超过38℃。轻症中暑:主要表现为面色潮红、苍白、烦躁不安、表情淡漠、恶心、呕吐、大汗淋漓、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跳加快、体温轻度升高。

而重症中暑则会出现高热、痉挛、昏迷等症状。按表现不同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三种类型。

热痉挛是在高温环境下剧烈运动后出现四肢、小腿以及腹部肌肉痉挛疼痛,可在休息后缓解。热痉挛如不及时处理可发展为热衰竭,表现为疲乏、无力、晕眩、恶心、呕吐、头痛、多汗、心跳加快、呼吸增快、体温升高,血压降低、虚脱、晕厥等。主要见于老年人、儿童以及一些慢性疾病患者。

而热射病是最严重的急症,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患者死亡。刘中民教授解释,热射病主要分为以下两种:一种是劳力性热射病:多见于健康年轻人,常在重体力劳动、运动及军训时发病,主要表现为高热、抽搐、昏迷、心率增快。另外一种是非劳力型热射病:多见于老年人、儿童以及居住条件差者。患者早期可出现意识障碍、行为异常(谵妄) 、癫痫发作,继而出现高热、昏迷、皮肤干热无汗、瞳孔缩小、血压降低、心律失常、呼吸急促等。若得不到及时救治可在24小时内死亡。

 // 中暑后如何处理? // 

首先应将中暑者迅速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让其平卧,松开或脱下衣服。使用电风扇、空调,并按摩中暑者四肢及躯干,促进循环散热。将冰袋置于中暑者额头、脖子两侧(两侧颈动脉处)及两侧腹股沟区;凉水擦洗全身,有条件的可以在凉水中加入少量酒精以促进蒸发散热。体温降至38℃后,可适当放缓或停止降温。若中暑者神智尚可,可给予适量冰淡盐水及清凉饮料以补充水分和盐。

“对已发生昏迷、抽搐等症状的重度中暑者,应立即送往附近的医院进行抢救。运送过程中注意为中暑者遮阴,并保持冰袋等降温措施。若中暑者出现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即行心肺复苏。若现场无人能做心肺复苏,应大声向周围呼救,并及时拨打120。”刘中民教授提醒。

 // 如何预防中暑? // 

1、关注天气情况,尽量减少在高温天气进行户外活动的时间,尤其是发布高温警报的天气更应尽量避免外出。

2、每天的10—16时是一天之中气温相对较高的时段,若需要在这一时段外出,应做好防暑准备,如打遮阳伞,涂防晒霜等,并尽量避免直接暴晒在烈日下活动。

3、家中以及身边常备防暑药物,如清凉油、风油精、人丹、藿香正气水等。

4、平时多喝水,尤其是在炎热的环境下以及运动、重体力劳动时更应及时喝淡盐水补充水分和盐。

5、改善饮食,多吃水果蔬菜及绿豆汤、酸梅汤等自制消暑饮品。

6、老年人、儿童、孕产妇等中暑的高危人群应合理计划在高温天气下的学习、工作安排。

7、工厂、建筑工地等单位负责人应做好在高温天气下的工作安排,给员工充足的休息,避免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工作。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