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发布“候鸟式养老夏季栖息地适宜度指数”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在上海“战高温”的日子里一起云游清凉地:75城最高日均气温都不到30℃,扑面而来的是凉爽。上海交通大学行业研究院昨天发布《2022中国候鸟式养老夏季栖息地适宜度指数》。数据显示,云贵高原和东北三省因较高的海拔和较高的纬度而成为中国夏季的避暑胜地,不出国也能像候鸟一样找到气候适宜的地方度假。
今年7月上中旬已经出现3个40℃以上高温日,在历史上尚属首次。《2022中国候鸟式养老夏季栖息地适宜度指数》的出炉,为日渐盛行的候鸟式养老提供具有科学依据的城市选择参考手册。这是继2020年和2021年之后,第三次发布适宜度指数。
该指数用气温、气压、湿度、空气质量、水体质量、医疗条件、交通便捷度、区域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是否文明城市、生活成本等15项指标对75个候选城市进行综合评价,加权计算出每个城市的夏季养老适宜度指数。
在今年的评价中,云贵高原的优势依然十分明显,在前十名中占据六席,另一个板块当之无愧的是东北地区。昆明蝉联冠军,紧随其后的是贵阳和大理,第四到十名的分别是哈尔滨、大连、呼伦贝尔、长春、六盘水、丽江和保山。
事实上,75个城市主要集中分布于云贵高原和东北三省,它们分别因较高的海拔和较高的纬度而成为中国夏季的避暑胜地。除此之外,在华北地区、华中地区和西北地区亦散布着一些“清凉岛”,它们有些是传统的避暑胜地,如青岛、秦皇岛、承德、庐山等;有些则是以前少被关注的相对偏远但自然或人文景观独特、夏季又比较凉爽的城市,如四川的马尔康、新疆的阿勒泰和伊犁、青海的西宁、内蒙古的阿尔山、西藏的林芝等。为不同地区、不同身体条件和不同需求特点的老人提供了非常丰富的选择。
上海交通大学行业研究院养老行业研究团队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罗守贵介绍,夏季候鸟式养老候选城市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纬度较高地区,大致在北纬40度以北;二是海拔适度地区,既因一定高度拥有凉爽的气候又不至于因海拔过高引起身体不适;三是东部和中部地区因特殊的地形地貌、或沿海洋流条件形成的夏季“清凉岛”,它们多是传统的避暑胜地。在圈定这三类城市的基础上,再按照7月最高日均温30℃以下为门槛筛选出了75个城市。它们虽然被依次排名,但都堪称是夏季候鸟式养老的好去处。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