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隐形杀手”的传播风险尚在?本市219家医疗机构开设肝炎门诊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丙肝起病隐匿,号称“隐形杀手”,感染后只有20%的患者会出现急性肝炎症状,80%的患者无明显症状,往往在发现感染时病情已进展至肝纤维化或肝硬化,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今年7月28日是全球第12个“世界肝炎日”。记者从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办的2022年“积极检测治愈,消除丙肝危害”主题宣传周活动中获悉,本市现有219家医疗机构开设肝炎门诊,负责接收全市医疗机构发现转诊的病毒性肝炎患者,并开展规范治疗。在此基础之上,上海市已在全市设立22家丙肝抗病毒治疗定点医疗机构,为丙肝感染者提供优质诊疗服务。
◆ 本市丙肝防治仍面临诸多挑战 ◆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至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健康危害”目标。具体目标是:至2030年全球肝炎新发感染病例数减少90%;因肝炎病毒感染及其相关疾病死亡人数减少65%;规范化抗病毒治疗率提高至80%;全球病毒性肝炎感染控制在极低的流行水平。
随着多年的健康教育、疫苗接种、乙肝母婴阻断、患者规范治疗和患者社区健康管理等有效措施的落实,本市乙肝防控已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21年,本市儿童免疫规划甲肝、乙肝疫苗接种率维持在99%以上,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控制在1%以下,急性肝炎报告发病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2016年起,本市每年为3000名乙肝感染高危人群免费提供成人乙肝疫苗接种服务,截止目前共接种超6万5千剂次。
但是,本市丙肝防治仍面临诸多挑战,丙肝传播风险依然存在;丙肝感染者发现、转介、规范治疗和社区健康管理工作需进一步细化;社会公众知晓率有待提高;吸毒等感染高风险人群的干预和治疗措施仍需进一步落实。为此,2022年起本市进一步提出了加强丙肝防治意识、加强综合干预、加大检测力度、加强转介和规范治疗、落实医保政策、加强药品供给、强化监测分析等22条综合防控措施,以期早日达成“消除”目标。
在诊疗可及性已有充分保障的当下,为了早发现、早治疗、早治愈丙肝,本市多管齐下,扩大丙肝检测覆盖面。目前本市已将丙肝抗体/核酸检测纳入有创或侵入性治疗前常规检测项目。截至2021年12月,全市近150家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点可提供丙肝抗体免费快速筛查、健康咨询、诊疗转介、跟踪随访服务,部分区可进一步为抗体筛查阳性的患者提供丙肝核酸检测服务。
同时,闵行区、浦东新区、奉贤区尝试将丙肝检测项目纳入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服务,所有参加老年人体检的人群均接受丙肝抗体检测。
◆ 找到每一位需要治疗的丙肝患者 ◆
为了找到每一位需要治疗的丙肝患者,在上海市卫生健康委的指导下,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上海健康云”平台发起“丙肝云消除”线上招募活动,帮助市民朋友科学评估自身健康状况,共同抵御丙肝病毒危害。截至2022年6月,“丙肝云消除”活动共有17.4万人参与,1.3万余人开展丙肝感染风险自测,筛查出中风险人群1428人、高风险人群380人,并为其提供相应的的健康管理服务。
今年7月23-24日,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市感染性疾病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市医学会(感染病专科、肝病专科、卫生专科、医学病毒专科等分会)、市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市女医师协会和市抗癌协会癌症预防与筛查专委会共同承办的第八届“爱肝公益”专家义诊活动举办,结合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通过“互联网+医疗健康”形式,联合“健康云”平台,全市34家医疗机构共同参与,逾百位临床和公共卫生专家为市民和肝炎病友提供咨询服务。今年义诊活动支持视频义诊预约与线上配药等新功能,将优质诊疗服务进一步惠及肝炎患者家庭。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