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快递外卖小哥更有归属感?这个街道构筑“红色服务圈”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近年来,快递物流、外卖送餐等新业态经济迅猛发展,随着新就业群体的大量涌现,各类人员结构复杂、流动性大、管理难等问题逐步显现。
为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徐汇区凌云路街道针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发展趋势,将新就业群体纳入城市基层治理体系一体推进,为基层治理注入“新鲜血液”,依托红色阵地,开展精细服务。
辖区内到底有多少外卖小哥、快递人员等?凌云路街道做了一次大摸底。依托现有“1+28+8+X”党建工作网络,采取“上门走访+电话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排摸。截至目前,已排摸到新业态、新就业群体233人,其中快递行业从业人员122人、外卖送餐人员111人,分散于辖区17家快递许可企业、分支机构和末端网点,3家外卖网点。
据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做到了精准问需、精细服务,对排摸到的党员快递小哥进行点对点电话访谈,通过不断联系、联心、联动的工作法吸引新就业群体到社区报到,纳入网格化管理,探索开放式组织生活,鼓励新就业群体中的党员亮明身份,如有需要可就近就便参加组织生活,希望借机探索出政府部门、街道社区、新业态组织、新就业群体共创共建的党建工作新模式。
如何让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小哥们切实感受到党的真挚关怀和社区的归属感?该负责人介绍说,根据辖区内快递物业企业及其分支、网点的分布,凌云路街道街道坚持分片区、分领域、高质量打造服务阵地,依托凌云社区党群服务站点、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构筑起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15分钟“红色服务圈”。
在基础服务之外,各地站点还为“小哥”们提供更多贴心的延伸服务,提供手机充电,应急救助等贴心服务。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爱心驿站等平台共享资源,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法律咨询、维权救助等志愿活动,解决外卖小哥在派送中、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结合新就业群体的实际需求,街道还组织策划了DIY手工活动、疫苗接种、核酸检测等多形式、人性化的综合性活动,累计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服务420余人次。
据了解,新就业群体成为城市基层党建新的重点领域,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已经成为凌云社区社会发展中一股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推动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行业发展、社区治理互融互促,形成叠加效应。一方面充分发挥外卖员工作时间弹性大、灵活自由、地理位置熟悉等工作特性,引导外卖小哥加入凌云志愿服务团队;另一方面尝试发挥快递小哥“移动探头”优势,推动快递小哥担任兼职网格员,参与隐患排查、环境整治等基层治理工作。希望通过挖掘快递物流党建加入“陇上新生活”党建服务品牌,推动党员骑手亮身份,参与到更多公益活动中,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延展到社区的“神经末梢”。
下一步,凌云路街道将进一步结合“两新”组织党建共性特征和新兴业态自身特点,抓基础、促规范,抓创新、增实效,进一步强化党对新就业群体的引领,打造具有凌云特色的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品牌。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