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后越剧《梁祝》启动驻演,戏曲驻演助推演员观众迭代
2022-08-14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上海的戏曲驻演正蔚然成风,在告别跨度长达数月的越剧《红楼梦》首次驻演之后,上海越剧院又一部越剧经典《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驻演昨晚在宛平剧院启动。为了此次驻演,宛平剧院变身国风世界——象征着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两组蝴蝶在一楼大厅的立柱上翩然相随,而在热门打卡点旋转楼梯上,抬头便可见飞舞的粉蝶,大厅上空的折扇和蝶将浪漫的氛围烘托至漫溢。

作为越剧传统骨子老戏,《梁山伯与祝英台》有着深厚的美学底蕴和观众基础。小歌班初期已有《十八相送》和《楼台会》两折,小歌班进入上海后才发展成大戏《梁山伯》,由男班王永春、白玉梅戏班在1919年首演于上海第一戏院,后各越剧戏班常作连台本戏演出。

1945年,袁雪芬与范瑞娟合作,演出了经初步整理的《新梁祝哀史》。十年后,上海越剧院排演该剧时,剧本正是由两位宗师口述而成。值得一提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1953年还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成我国第一部彩色戏曲艺术片,电影刷新了当时的上座纪录,仅在上海一地,影片公映场次就突破千场,收获观众近155万人次。

此次《梁祝》的首轮驻演计划10场。最大看点是越剧名家章瑞虹与陈颖,时隔四年再次搭档演绎梁祝爱情故事。阵容一发布,即引起不少戏迷强烈关注。除了名家组合之外,上海越剧院青年演员将以袁(雪芬)范(瑞娟)版、范(瑞娟)傅(全香)版等组合竞相登台演出,挑起驻演的大梁。

昨晚首轮驻演的首场演出是老搭档斯钰林和邓华蔚携手带来的范傅版《梁祝》。二人已经合作了近20年,共同演出该戏多次。“《梁祝》是我学习的第一部戏,范老师手把手教的,老师将她一生在舞台上实践的演出经验都授予了我,这些话语至今都常在我耳畔响起。”此番在驻演打头阵,出演“梁山伯”的斯钰林心情相当激动:“上越所有出演过《梁祝》的演员都会登台,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我想会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剧院看我们的戏,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影响更多人。”这是邓华蔚继《红楼梦》之后第二次参与驻场演出。“驻场对演员来说是非常珍贵和难得的机会,观众不同的反馈也给予我们不同的体验,不管演多少场,每一次都当第一场。”         

此次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驻场演出为回馈医务工作者们的辛勤劳动与默默奉献,上海越剧院特与上海宛平剧院增开2场公益场演出。传唱九十多年的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将惠及广大医务工作者、志愿者等为上海疫情无私奉献的人们,也通过公益演出的形式让艺术更有意义。

上海越剧院院长梁弘钧对记者表示,虽然《梁祝》与《红楼梦》都是驻演,但两者还有一些不同。其一,《红楼梦》改编自文学名著,而《梁祝》取材于民间爱情故事,所以料想《梁祝》会跟接地气,更受到戏迷的关注。其二,《红楼梦》展示的是徐(玉兰)王(文娟)版和尹(桂芳)袁(雪芬)版,而《梁祝》则是袁(雪芬)范(瑞娟)版、范(瑞娟)傅(全香)版,流派不同,也让人看到越剧的流派纷呈,百花齐放。

梁弘钧还表示,通过驻演这种形式,让青年演员挑大梁,给他们舞台,这有助于他们迅速优质地成长。同时,其实越剧的观众也面临一个迭代的问题,由青年演员以驻演的方式主演越剧经典,这也可以吸引一大批青年观众走进剧场,而这其中一定会有未来的越剧观众。“从驻演的角度出发,作为江南文化典型代表的越剧,在传承经典的同时,也要做好观众的代际传承和市场开拓,立足上海、影响长三角、辐射向全国乃至广阔的市场。”

应该说,戏曲驻演是一次难得的戏曲普及推广的机会。宛平剧院总经理夏天介绍,宛平剧院携手上海越剧院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带戏迷近距离感受和理解《梁山伯与祝英台》背后的故事。其中包括主演线上直播访谈、演出前后台探班直播,通过线上平台拓宽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观众范围,同时也让选择来到剧院观演的观众提前了解演出内容。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