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高温|守好“环卫线”,切实保障城市环境干净整洁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崔子润
7月以来,高温“烤”验来势汹汹。面对持续不退的高温天气以及潜在的台风汛期,夹杂着疫情反复变化的节点,上海城投环境(集团)有限公司慎始如终地扮演好保障城市安全运行的重要角色。结合往年战高温、保运营的经验基础,根据实际情况排查风险隐患,坚持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从而不断化解高温带来的不利因素。其中,城投环境的400多名青年职工奋战一线,在全市加速经济恢复的背景下,不惧高温“烤”验,用汗水浇灌出环境保障满分“烤”卷。
撑好“遮阳伞”,防疫不止步
针对持续出现的高温天气,城投环境党委落实防暑指导举措,党政领导下沉一线,通过实地慰问、工作调研、安全检查等方式,实地了解基层所想所需,为职工加油鼓劲。“采取优化调整作业时间、完善后勤服务设施、加码关怀保障措施等方式,做到为职工撑好‘遮阳伞’。”上海城投环境(集团)有限公司团委书记、科信部高级主管陈蓥告诉记者。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获悉,除了推行一岗双人“轮休制”,最大程度避免高温时段连续作业外,城投环境还为一线职工配备碗筷消毒机、冰箱、冰柜、应急药品、血压仪等用品,对休息室、桥吊、集卡、食堂、船舶等空调提前进行检查与保养并对各工作场所空调进行维护更新,全力为员工营造更加舒适的工作环境。同时,提供防暑降温措施,配齐防暑物资。“把清凉、保障和安全真正送到职工的急需处、心坎里,提升职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陈蓥说。
今夏,关于关键词之一的“战疫”,不得不说,城投环境严格落实防疫、安全举措,确保安全运营和疫情防控,确保万无一失。“我们积极加强培训,提升安全防范意识。不断做好一线人员高温专题安全培训。同时,抓好常态疫情防控,坚决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严格做好消杀工作、人员场所管控工作。”陈蓥说道,“落实15分钟核酸“采样圈”,在下属基地配备核酸检测小组、设置采样点,其中在老港基地设置8个采样点,8月10日之前已完成29次共计13500余人次核酸采样工作。”
织起“保障网”,24小时待命
据悉,“双高”(高温和生活垃圾产生高峰期)以来,城投环境下属物流公司实行错峰作业,有效保障城市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共完成生活垃圾水陆转运总量596757吨,日均11476吨,较正常水平高出14.8%;老港处置公司累计处置湿垃圾108112吨,日均2079吨,较正常水平高出15.5%。
7月以来,汽运公司完成污泥运输27300吨,飞灰运输18720吨,沼渣运输13961吨,默默守护着城市环境运输生命线。环源公司江镇分拣中心7月累计收运有害垃圾33056.9公斤,处置出库27497公斤,在8月第一周收运量为6385公斤,出库处置11801公斤,织起了有害垃圾“保障网”。
资源分公司在高温烧烤模式下,为解决四叶草方舱低值资源化垃圾的集中称重处理工作,每日24小时连轴作业,期间处理方舱低值资源化垃圾420车次,“双高”以来共计回收可回收物31798.08吨。梦清园环保主题公园面对高温炙烤的挑战,做好绿化养护工作。环源公司新艺园林绿化养护一线人员在室外40℃的高温下,在湖中进行种植作业,增加修剪、浇水次数,清除杂草,助力公园净化和苏州河水质改善。
值得一提的是,受高温影响,今年苏州河、吴淞江河道等水域的水葫芦、断根水草等水生植物爆发时间比往年提前许多,水域公司迅速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整治行动。6月中旬以来,陆续前往南横港、吴淞江太浦河、泖阳港等地现场排查水葫芦情况,制定方案设置临时拦截库区,出动打捞船只,24小时待命防止水葫芦蔓延扩散。同时,对苏州河水域进行重点整治,在上游将作业关口上移,形成第一道防线。在中游阻挡水面漂浮垃圾入侵下游,提高作业效率;在下游对水生植物、漂浮垃圾等全面清理打捞。
最新数据显示:自“双高”以来,水生植物整治累计量4893吨,日均94吨,较正常水平提高944.4%。市管水域保洁共出动2082艘次,船废收集出动19307艘次,上海国际航行船舶废弃物接收累计服务144艘次。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崔子润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