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热线|90后视障人士因无陪护被酒店拒住,最新进展是……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马寅青没想到,在上海会有酒店拒绝她入住。马寅青虽然看不见这个世界,但自身努力创业,成为了喜马拉雅平台签约主播,有很强的独自出行能力。8月14日起,她要独自在临港住20天,所预订的上海书院人家大酒店却因为“视障人士无陪护不安全”为由拒绝她入住,让她愤愤不平,“视障人士也需要平等对待。”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在联系了酒店方、市文旅局,几经交涉后,酒店负责人目前已电话联系马寅青,道歉之余表示,可着手安排入住。
事件 视障人士想单独入住酒店遭拒
马寅青是一名90后创业女孩,虽然看不见这个多彩世界,却想用声音让世界认识他们。喜欢艺术、音乐的她在2016年尝试录制有声读物,并在2019年选择创业,她和团队在喜马拉雅平台录制了几百本有声书,她也成为平台的签约主播,如今团队有十五六人。
不久前,马寅青收到了好消息,申请了半年多的导盲犬终于有了结果,她将拥有一条名为盖娅的黄色拉布拉多导盲犬,但在共同生活前,她需要去位于临港的导盲犬训练基地,和盖娅接触熟悉,下指令训练,训练从8月15日起,一共需要20天。
预订酒店时,马寅青用读屏软件物色了两家酒店,其中一家就是上海书院人家大酒店,因为与训练基地只相隔一条马路,这成了她的首选。8月14日傍晚到达后,马寅青在助理和基地工作人员陪同下查看了酒店房间,问了价格,并告知前台她是一个人入住。
本来只剩下付钱拿房卡的程序,因为先去吃了晚饭,等再回前台时,马寅青得到一个出乎意料的消息:“经理说视障人士入住一定要有陪同人员,没有陪同不能住。”马寅青是名独立的女孩,因为创业有不少会议、合作都需要出差,她曾一个人坐高铁到杭州,并独自办理酒店入住手续。无论是上海还是外地的酒店,她都没遇到过拒住情况。
“我可以签一个免责申明,打消你们酒店的顾虑。”马寅青提出方案,遭到了拒绝。她又提出和经理直接沟通,对方却避而不见,只由一名工作人员反复转达:“没有陪同不能住,因为不安全。”这让马寅青不能接受:“没有哪个条款规定,视障人士不能单独住酒店,凭什么拒绝我?”在反复沟通无果后,当晚她选择了三四公里外的另一家酒店入住。
酒店 青砖铺路、小路蜿蜒,出行不便
记者辗转联系上酒店运营负责人刘先生,对方首先表示,他们对残障人士无任何歧视,也不是区别对待。他解释说,酒店是中式园林风格,占地200多亩,由10多栋构造和房型均不同的小楼组成,楼与楼之间小路蜿蜒,又是青砖铺路,路面有些凹凸不平,在酒店区域内还有小车穿梭,对视障人士而言都有潜在危险,“我们大堂办理入住后,到最近的一栋楼也有五六十米的距离,走出大堂、进小楼都有台阶,一路上也没有盲道,从安全方面考量,实在不适合视障人士单独入住。”
刘先生说,酒店先前也接待过行动不便的老人,但老人都有家属陪护来度假散心,所以都能安心入住。他还提到,如果马寅青是住1-2天,他们可以派服务员跟进,但因为要住20天,可能服务员没法照顾得那么细,怕有疏漏,所以当时没同意她一个人入住。
调查 视障人士住酒店难吗?
马寅青告诉记者,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就读时,她就和同是视障人士的朋友出去玩,住过一些快捷酒店,从未遭到拒绝。有时一些星级酒店看她是一个人入住,会额外询问是否需要帮助,有需要打前台电话,还会主动询问有没有导盲犬。
而马寅青目前所居住的酒店,工作人员在带她看房型时会特别指出,一种房型进门是平整的,另一种是有门槛的,建议她选择进出方便的房间。“其他酒店都可以让视障人士单独入住,为何书院人家不行?这家酒店离基地真的很近,除了我,以后可能还有其他视障人士选择入住这家酒店,若没陪同都遭到拒住,那就是件让人伤心的事。我希望能有改变,希望对残障人士多一些友好,能被平等对待,大家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那视障人士独自入住酒店究竟难不难?记者随机电话联系了黄浦、浦东新区等区的不同类型的酒店,咨询视障人士是否可以单独入住,三家酒店表示只要健康码是绿码,持有核酸48小时证明便可入住,前台会告知注意事项。而位于市中心一家全季酒店,前台得知视障人士是独自一人入住后,语气有些为难:“没人陪的话,可能会不安全。”她表示要请示后再回电,而后便没了声音。位于浦东新区的一家园林式酒店,表示由于占地面积大,还有一定面积的水域,为了安全考虑建议视障人士入住最好有人陪同,不过酒店有无障碍客房,有任何问题都可以联系前台。
// 律师说法 //
酒店举动损害了平等权、公平交易权
上海正策律师事务所董劼律师认为,酒店若是因为马寅青是视障人士而拒绝她入住,属于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残疾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禁止基于残疾的歧视。在马寅青完全能够独立出行的情况下,酒店因为其视力障碍而拒绝办理入住,是对残疾人士的歧视,损害了她的平等权。此外,在办理酒店入住时,马寅青的身份也是一名消费者,酒店的拒绝入住行为也涉嫌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障法》中的消费者应当享有的公平交易权。
董劼律师同时还提到了另一种常见情况:视障人士若携带导盲犬,入住酒店是否也会受阻?董劼表示,导盲犬和警犬一样,属于工作犬。《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第十六条要求:“视力残疾人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无障碍服务”。那么酒店是否属于公共场所?参照《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公共场所包括7大类,即:(一)宾馆、饭馆、旅店、招待所、车马店、咖啡馆、酒吧、茶座;(二)公共浴室、理发店、美容店;(三)影剧院、录像厅(室)、游艺厅(室)、舞厅、音乐厅;(四)体育场(馆)、游泳场(馆)、公园;(五)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六)商场(店)、书店;(七)候诊室、候车(机、船)室、公共交通工具。“可见酒店位列其中,因此酒店有法定义务为携带导盲犬的视力残疾人提供无障碍服务,而入住应该是最主要的无障碍服务。”
董劼表示,酒店毫无疑问损害了马寅青的合法权益。根据法律规定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可以向残联等残疾人组织投诉,残疾人组织应当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有权要求有关部门或者单位查处。有关部门或者单位应当依法查处,并予以答复。
若视障人士在酒店入住期间发生摔跤等意外,酒店需要承担怎样的责任?对此,董劼说,酒店要不要承担责任,具体承担多大的责任,要看酒店的过错程度,“整体上,酒店应该对残障人群有更高的注意义务。”
// 最新进展 //
市文旅局已沟通,酒店将于18日解决
市文旅局有关部门表示,没有相关规定说视障人士要有陪护才能入住酒店。他们已和酒店进行了沟通,协调好该视障人士的入住事宜,“关于这位客人具体入住时间,以及如何确保客人每天安全回到房间等细节问题,还需要酒店方和客人深入沟通。”
最新进展是,马寅青说酒店运营负责人刘先生已经和她取得电话联系,对她表达歉意,也具体阐述了酒店对她单独入住的安全顾虑,“那位刘先生表示,自己正在外地出差,会在17日返回上海,18日和我见面,沟通完细节后应该可以办理入住。”对方已经将自己的手机号提供给马寅青,表示入住后可随时和他联系,由于入住酒店的客人需要保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后续马寅青也可与酒店联系,安排她做核酸。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