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走的是人,留下的是心,打浦桥街道建一居委会的动迁故事
2022-09-01 专题

青年报 杨颖 记者 孙琪

黄浦区的旧改始于打浦桥街道,当年斜三地块改造,开创了全区旧改的先河。无巧不成书,黄浦区旧改收官也在打浦桥街道,随着最后一批二级旧里通过征询,成片旧区改造将成为历史。

旧改启动时,排摸、征询、听意见、做工作,居委会干部忙得不可开交。现在两轮征询结束,居民们大部分完成签约,居委会干部是不是不那么忙了呢?记者走访了最后一批完成征询的71地块,见到了建一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徐施寅,小徐有着打浦桥街道很多居民区书记共同的特点:亲切随和,快人快语。

听说了记者的来意,小徐给记者看了一张照片,照片中间轮椅上坐着一位老人,站在后面的小徐和旁边的人都汗湿了衣服。这是今夏上海最热的一天,这位行动不便的独居老人要搬家,帮助搬家的邻居到居委会借轮椅车,小徐直觉靠几位邻居搞不定,就带着居民区副书记赶了过去,还顺便叫上了两位动迁组的人。到了老人家里,有的扶,有的搬,到了楼下,每个人都出了一身大汗。正好遇到电视台采访,记者帮他们留下了这张照片。

徐施寅的工作得到了居民的认可。受访者供图

对于小徐来说,旧改征询结束,绝大部分居民都签了约,并不意味着动迁工作的结束,只是他们的工作重点从为居民答疑解惑转到为居民排忧解难上来了。类似于帮助那位独居老人搬家的事,在建一居委会不胜枚举。有的居民急于搬家找不到房子,小徐会向他们推荐各方房源;有的居民担心搬家后跟居委会“失联”,小徐不厌其烦地上门解释,保证居委会服务居民的工作不断不乱……很多居民拉着小徐的手说:虽然我们动迁了,但你还是我们的书记,我们还要回来看你的。

眼下,小徐又新增了一项工作,就是当“老娘舅”。旧改征询结束后,由动迁引发的各种矛盾、纠纷有所增加。小徐告诉记者,老城厢居民与居委会的关系更加密切一些,在协商解决这些纠纷的过程中,很多居民都首先想到居委会,请居委会干部评理、请居委会干部作证、请居委会干部帮着做说服工作,等等。

有一家动迁户,家里4个女儿,动迁分配和老母亲赡养问题谈不拢,小徐多次约他们到居委会协调,终于帮他们找到了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另一家动迁户,作为承租人的哥哥去世了,留下姑嫂二人,沟通不畅,小姑怕利益受损,向居委会求助。小徐给嫂子打电话,爱面子的嫂子提出能不能不要到居委会,小徐就指导他们自行协商。

小徐说,在调解这些纠纷时,打浦桥街道推行的公益律师制度也成为他们的好帮手,专业律师帮助居民们梳理动迁利益分配中的法律关系,用法律来规范利益分配,化解了不少矛盾。同时,居委会也会动用各方面的资源,来解决旧改签约后产生的种种矛盾。由于他们的努力,到目前为止,动迁地块的居民矛盾没有一例升级。

旧改征询结束了,签约也即将告一段落,但居委会服务居民不会结束,徐施寅们也会一直忙下去。

青年报 杨颖 记者 孙琪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