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转型”发力工业元宇宙,将融合带动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
2022-09-02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刘秦春

宝钢基地1580热轧厂,生产线上,加热炉闸门升起,喷洒出1000摄氏度的熊熊烈焰。借由“数字入口”,千里之外的工程师也能近距离观测产线生产,协同协作优化生产装配流程。这是该基地正探索的一座全真互联数字工厂。

今天,以“数实融合,产业元生”为主题的第九届中国产业互联网高峰论坛暨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分论坛在宝山区举行。结合自身产业基础,宝山区精心遴选出十大具有广阔前景的工业元宇宙应用场景向外公布。其中就包括远程设备操控、协同研发设计、设备协同作业、柔性辅助装配、现场辅助装配、机器视觉质检、设备故障诊断、厂区智能物流、无人智能巡检、生产现场检测等。

与会专家学者、业界代表们认为,这些场景呈现出工业互联网向工业元宇宙全面跃迁的传承与进阶。此外,他们还围绕工业元宇宙、数字孪生、工业视觉、3D图像引擎等新兴技术,共同探讨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技术赋能实体,为制造业企业降本增效  

元宇宙的概念,始于1992年国外科幻作品《雪崩》中提到的“metaverse(元宇宙)”。有学者将其注解为“运用科技手段链接创造一个与现实世界映射与交互的虚拟世界”。

实践中,两类需求推动着元宇宙的发展,即消费领域的社交娱乐需求以及产业转型数字化需求。正处于“北转型”中的宝山区要发力的方向是后者,也被视为工业元宇宙。

“我们要聚焦的是更‘实’的元宇宙,用技术赋能实体经济,让一些生产流程复杂精细的制造业企业真正实现降本增效。”宝山区经委副主任郑杨说。

从技术层面而言,宝山区拥有发力工业元宇宙坚实的“基础底座”。数据显示,2021年,宝山区软件与信息服务业规模达131.46亿元,同比增长20.8%,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宝山科技园、智力产业园、长江软件园、博济·智汇园和临港新业坊5个市级信息服务业基地集聚了安畅网络、复控华龙、鉴真防务等一大批优质企业,各类IT服务类企业全面覆盖元宇宙产业的感知及显示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四大层面,意味着元宇宙产业生态已初步形成。

技术能力培育完善的基础上,更要加强顶层设计,为产业发展指明方向。活动上,《宝山区工业元宇宙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简称《行动计划》)同步发布。其中明确,到2025年,宝山区工业元宇宙相关产业规模突破100亿元。同时,还要实现工业元宇宙与主导产业融合发展,助力宝山区新材料、生物医药、机器人及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分别突破1500亿元、200亿元、1000亿元和300亿元。

这也意味着,工业元宇宙对“北转型”来说,不仅关乎单一纬度的新兴产业发展,更将赋能百业,成为拉动地区发展的“新引擎”。

  创新孵化,以优质应用场景助力产业发展  

明确产业规模、应用场景外,宝山区在元宇宙的推动发展中沿袭集聚发展的一贯思路。《行动计划》明确要打出“2+N+20%”的组合拳。即“2”个创新孵化园,“N”个典型场景应用,“20%”的本区企业融入工业元宇宙生态。

在产业布局上,宝山将重点围绕南大智慧城、吴淞创新城等重点转型板块,以产用融合示范为手段,深入推进制造业企业和技术服务商融合发展,逐步建成“工业元宇宙创新孵化园”“工业元宇宙核心产业区”“工业元宇宙产业基地”等。

不久前,数智南大产业园入选本市新一批13个特色产业园区,将重点聚集数据安全、工业软件、数字孪生等数字经济新赛道。未来的南大智慧城,将再造“云端一座城”,从管网检修到意外预警,借由数字孪生等新技术应用,将真正成为一个“有机生命体”。

在应用场景上,基于宝山区“To B互联网”集群建设的基础,将围绕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先行试点一批元宇宙应用场景,再结合应用效果,择优进行推广,逐步推动工业互联网等走向元宇宙终极形态。

在具体落地形态方面,围绕宝钢股份、华域汽车、上药康希诺、科勒电子、发那科机器人等企业在宝山投建的智能示范工厂,着力打造“工业元宇宙示范工厂”。

同时,为这些智能工厂提供服务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商,如欧冶云商、钢银电商、宝信软件、化工宝等多年深耕制造业垂直赛道,已经与当地制造业企业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将成为宝山区建设工业元宇宙的主力军。

  提前布局算力基建,形成完整贯通的数据链  

元宇宙的发展还离不开一个关键底座——算力。特别是在工业元宇宙领域,高实时性、高互动性和高沉浸感,无不需要超强算力的支撑。

针对元宇宙发展中即将面临的爆发性算力需求,宝山区已建成投用宝之云、科技网、国富光启、长江口数据港、世纪互联和锦华信息等一批IDC数据中心项目,并将持续加强IDC产业集群建设,以龙头企业为发力重点,布局元宇宙智能算力新赛道,筑牢元宇宙算力基础设施。

当然,庞大的算力不能仅靠一家之力解决。论坛上,中国互联网协会原副理事长高新民提出了构建工业数据共同体的概念。实践中,部分平台数据服务商已逐渐出现,但推广中仍面临不少问题。譬如,如何确保平台的可靠性、安全性;各工厂车间数据接口不一等。

不少与会专家认为,下一步要鼓励支持重点企业研制工业数控系统,引导工业设备企业开放数据接口,实现数据全面采集。由此,打破技术壁垒,形成完整贯通的数据链。

【论坛】

聚焦应用场景,打造共创生态

9月2日, 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元宇宙的数字原生进化”论坛在上海杨浦区创智天地举行。共创生态,成为本次论坛的主题。

与此同时,在今天,由同济和杨浦区政府联合主办的以“智能社会与协同治理”为主题的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智能社会论坛在线上线下同步举行。此次论坛旨在面对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超前探索智能社会的运行模式、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政策体系、体制机制等,用人工智能赋能数字城市发展,推动“以人为本”的智能社会建设。

论坛上,上海市云计算创新基地联合长三角云原生产业联盟成员共同发起“数字原生共创计划”,并启动“IT 新锐上市预备营”,将促进技术生态、用户生态、服务生态、投资生态和人才生态的深度融合,为上海城市及行业数字化转型试点示范项目输出“杨浦方案”。

过去,如果有人问起什么是云原生,不少人会觉得“云里雾里”。“今天,‘云原生无处不在’这句话已经成为了现实。”CNCF(云原生计算基金会)的中国区总监Keith Chen陈泽辉说,“除了早期的互联网行业,很多传统行业,包括银行、高速公路收费站、物流行业、政府部门、石油开采、卫星,乃至我们穿的球鞋等,都在使用云原生技术。”

根据Gartner预测,到2025年,将会有超95%的数字化应用将被部署在云原生平台上。云原生技术与城市数字化转型息息相关。

如果说2021年第一届的“AI 时代的云原生”论坛回答了“什么是云原生”这个问题,引起业界对云原生这一新技术的广泛关注,那么今年的第二届云原生论坛瞄准的则是从技术向应用的升级。杨浦将发挥作为“云原生产业高地”集群先发优势,加速推动云原生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探索元宇宙的数字新生态服务与数字化应用。

云原生技术如何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论坛上,杨浦云原生企业「DaoCloud 道客」与华为联合最新发布的“云边协同超融合一体机”是云原生应用场景的典型代表。

外形看上去像一个行李拉杆箱,里面装有6台服务器集群、具备高密度的计算结构和存储计算网络,这样的“云边协同超融合一体机”未来将在屈臣氏科技创新实验室进行技术验证,孵化未来数字门店的创新方案。

“未来的门店都是以数字体验为核心,而不仅仅是完成人货场交易的场景。”云原生计算基金会大使、「DaoCloud 道客」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陈齐彦举了个例子,“比如数字门店的每一个货架上都有传感器,一个不到100平方米门店就有1000多个这样的‘数字触角’,它可以发现顾客对商品的兴趣,对客户感兴趣的货品进行定制。”而驱动这些“数字触角”的“大脑”,正是依赖于云原生技术。

论坛上发布的另一项重要应用创新来自于中远海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远海科自 2020 年起,基于云原生技术架构建设了一个名为的“船视宝”全球海运大数据平台。“平台通过技术手段采集全球船舶的地理位置、轨迹和行为信息,再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可以分析出全球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走势。”中远海科总经理王新波说。

“船视宝”每隔10分钟就会收集一次航行在世界各地的船舶数据。“这些数据很有价值,但数据量庞大,光靠我们自己分析不完。”王新波说,云原生技术的“开源平台”和开放共享模式,可以把各种差异化数据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激活“沉睡”的数据资产。

云原生技术还有独特的优势。“云原生架构灵活,它把每个服务单独地部署在各个‘容器’里,避免了升级过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同时面对瞬间爆发式增长的数据,云原生系统还可以独立地进行快速扩容,及时响应业务。”

论坛上,上海云基地正式发布“数字原生生态共创计划”,将聚焦技术生态、用户生态、服务生态、投资生态和人才生态,打造开源共享的云原生生态圈。

云原生的世界里有一个重要的核心是“开源社区”。云原生企业遵循一套有别于普通科技企业的规则——大多数科技公司都对底层核心技术进行严格保密,但云原生领域的从业者们更倾向于把底层技术在“开源社区”里向同行敞开。

“在CNCF (云原生计算基金会),有超过133个开源项目,由来自187个国家,16万7000多位贡献者一起创造。”陈泽辉说,“共建生态,是走进云原生世界的第一步。”

“数字原生生态共创计划”的成立正是基于“开源文化”。该计划将联合云原生技术领先企业、用户企业、专业投资机构等云原生产业生态合作方,以及高校、创新企业和创投机构,打通产品链、场景链、资金链。

“如果说过去我们侧重于引进云原生企业,形成集聚效应,那么现在我们更需要布局一个完整的生态圈。”杨浦云基地总经理杨苓说:“云原生是一个支点,能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带来底层逻辑的红利,从技术底座到上层应用形成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

加入“数字原生生态共创计划的企业中,不乏技术领军企业。VMware 中国研发中心的云原生镜像仓库Harbor 项目是首个原创于中国的CNCF项目。VMware中国研发中心总经理任道远说:“我们自去年发起ACE智能云边共创生态,一直与行业领导者和初创企业共同探索云原生人工智能边缘计算领域的技术创新。”

“加入数字原生共创计划以后,我们希望与优秀的创业者一起携手,共同来挖掘出‘船视宝’平台数据的更大价值,开发出更多数字化应用场景。”王新波说,“我们愿意共同投资,共同孵化更多的数据产品以及服务的新赛道。”

青年学者眼中元宇宙的未来、规则与法治

刘秦春/图

“元宇宙的末来取决于我们当下的选择”“不管是新的宇宙,还是人造物的宇宙,有光的地方就有黑暗,那么如何实现元宇宙的未来正义呢?”,在今天下午举行的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法治青年论坛上,青年学者们围绕“元宇宙:适用人类规则的数字世界”这一主题,探讨了元宇宙的未来以及元宇宙的规则与法治。

元宇宙究竟是什么?据上海交通大学凯源法学院教授郑戈介绍,元宇宙 (Metaverse)是强化社交连接的3D虚拟世界网络。在未来主义和科幻小说中,它通常被描述为互联网的假想迭代,作为一个统一的、通用的虛拟世界,通过使用虚拟现实 (VR) 和增强现实(AR) 设备进入。

郑戈在论坛上提出了元宇宙的三种未来以及其中的虚与实。他表示,元宇宙的第一种未来是资本叙事的新故事线,其中虚的部分是资本叙事画出的大饼,实的部分则是VR、AR技术、虚拟仿真技术等等我们早已有的技术,而这些技术本身会不断发展,无论是否有元宇宙概念。

元宇宙是“注意力经济”的进一步延伸,以更加丰富的沉浸式休验将人们从线下世界带入线上世界,其技术实质是虚拟现实和强化现实。而重塑互联网生态就是元宇宙发展的第二种未来,而这种未来可能会导致进一步集中化和垄断。

那么理想的元宇宙是怎样的?郑戈认为,元宇宙的第三种未来,即虚实融合,就是最为理想的元宇宙,它有着多中心和总体性创新生态。人们希望网络空间可以成为一个我们可以在“主观真实”的意义上走进去、看得见、摸得着、听得见的空间,同时也希望物理空间可以像数字空间那样可搜索、可点击、可标注、可识别,而这些需求都有可行的技术手段和现实基础,经过一定的发展就可以实现。

“元宇宙的末来取决于我们当下的选择,是让它像众多加密数字货币和NFT艺术品那样成为资本收割韭菜后烟消云散的泡沫,还是让它成为互联网巨头进一步巩固堂断地位的契机,抑或是让它成为互联网迭代更新以服务于改剪大多数人的数字化生存状况的目的。这些都取决于我们当下的政策和法律选择”,郑戈教授在演讲最后给出了这样的结论。

“不管是新的宇宙,还是人造物的宇宙,有光的地方就有黑暗”,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教授林少伟如此说道,“元宇宙可谓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只有让元宇宙通向正义之路,才能防范天使堕落为魔鬼。也只有对其施加正确的规制模式和治理原则,即使其背负着黑色的翅膀,也能飞向天堂,然后在你身边降落”。

元宇宙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着哪些风险?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研究所所长、教授张钦昱围绕虚拟财产的可携带权问题、元宇宙中的税收问题、元宇宙中的反竞争行为和元宇宙的价值支撑问题讨论了元宇宙可能会出现的经济失范。

随后,张钦昱就元宇宙的规则之治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在他看来,元宇宙的规则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在控制规则,主要基于公序良俗与意思自治理念;另一种则是外在控制规则,基于包括平等规则、调制规则和联通规则在内的规则在元宇宙与现实世界中产生互动,例如正义观念在元宇宙延展,可持续与协调发展理念在元宇宙彰显,共享与共建理念在元宇宙中也得到贯彻等等。

对此,林少伟认为,从宏观来看,元宇宙可能面临道德失范、经济失范、社会失序、政治争夺等正义困境;微观上可能会在主权、数字人权的保护、数字资产的确权、知识产权、争端解决等等方面遭遇挑战。

据林少伟分析,传统的正义指的是权力结构的变迁,因此多指权力正义,而元宇宙中的正义指的是什么呢?他指出,是包含数字正义、算法正义、计算正义等等在内的技术正义,那么,未来如何实现元宇宙的正义呢?

林少伟指出,元宇宙若想通往正义之路,就要实现规制逻辑的转变。首先,被动消极型的治理向主动积极型的治理转变;其次,由一刀切的规制模式向差别化规制模式转变;再次,由权力-技术的双向式向权力-技术-伦理融合式转变;最后由形式正义模式向实质正义穿透模式转变。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刘秦春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