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量美丽中国”第二次开课,14天野外实习给00后带来了什么?
2022-09-08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从红树林到沙滩再到海岛,是旅行吗?不,他们在野外实习,观察自然。

下过滩涂,上过通量塔,爬过野山,被烈日暴晒,也在一天里酣畅淋漓地淋了六场大雨。饿了席地就餐,累极了倒地而睡。在没有防备的时候还被流浪狗吓得不轻,更在路途救治了受伤的小鸟……这些野外经历,让华东师大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修读“丈量美丽中国”课程的部分学生哭过鼻子。但经历了一切之后,这群00后却直呼“太有收获了”。

开学前夕,11名同学在3位专业课老师的带领下,刚刚结束为期14天4站总行程1800多公里的野外实习,返回上海。就在昨天,他们刚完成了分组,并确定了下一步的课题研究方向,将通过整理资料、完成实验分析,撰写出此行的研究报告。

他们的新学期也就此开启了。

■ 实地解码大自然这本“永远读不完的天书” 

8月18日,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2020级生态学专业的本科生在院长陈小勇,任课教师阎恩荣、张健、斯幸峰等老师的带领下开启了“丈量美丽中国”野外实践课程。从福建漳州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到东山岛,再到浙江舟山衢山岛、东极岛,他们走过两个省市的海岸带和海岛,在环境迥异的生态系统中留下了探索的足迹。

在漳江口,他们调研红树林植物的生长、生态适应特征,调查周边海堤的入侵植物种类和群落学特征,探究红树林与光滩两种生境类型的底栖动物和鱼类群落差异,辨别红树林、林地、农田和鱼塘中鸟类多样性的变化;在东山岛,他们调查木麻黄防风林森林群落,围绕沙滩和基岩植被以及海岸防风林,调研海岸生态系统的保育与修复;在衢山岛,同学们开展了作为生态人第一次独立的系统性群落样方调查,建立了4个动植物配套的海岛长期固定观测样地,探索岛屿生物地理学特征,理解岛屿面积与隔离度如何影响生物多样性……

在14天4站总行程1800多公里的野外实习中,“丈量美丽中国”课程师生每人每天野外步行1.5万余步,总共采集了生物标本100余份,拍摄图片记录陆地和海洋生物分布信息1200余张,完成了30多个植物样方的采样和样方调查。

“丈量美丽中国”课程发端于学校的“五育并举”实践,于2019年启动策划和筹备工作,前期筹备历时两年。它针对特定的生态学问题,带领学生前往中国最具生态特色的地区开展野外调查、测量和研究。

在教务处和学院的大力支持下,“丈量美丽中国”课程作为生态学专业必修课去年暑期首次开课,因为需要野外实习,课程时间选择在了暑假里。当时,2019级生态学专业本科生是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前往中国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的云南省。此次是第二次开课。

谈及选择海岛的原因,阎恩荣说,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丰富的海岸带资源。海岸带经济在中国经济总量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门课程希望同学们先进行文献资料查阅,再开展亲身体验实践,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调查中,通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最终达到学思践悟、知行合一的教学目的。

为什么要吃这些苦头?任课教师张健的一番话引人深思:“生态学作为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需要走近自然、认识自然,才能解码大自然这本‘永远读不完的天书’。”

■ 在野外实习中锤炼专业精神 

野外实习期间,每名同学都要以自己的视角完成“自然观察笔记”。

“红树林间的潮沟是非常凶险的,哪怕是小潮沟附近,人也会下陷得比一般滩涂要深得多。比如说,我们第二天去滩涂里挖底栖生物时,当我站在远离潮沟的滩涂里,淤泥基本上只会在我的膝关节左右。但是当我站在小潮沟边上的时候,我的大腿大约有10厘米都陷进了淤泥,若是想要移动,移动的瞬间我反而会因为要用力而下陷得更深,这个过程很容易引起人基因深处的恐惧……”

这是学生伍若熙写下的近1万字“自然观察笔记”中的一段,这让她真切意识到“生态人安全第一”。在她看来,这份“自然观察笔记”可以视作自己对这次经历中灵感的捕捉与体悟的记录。

“对野外经验的及时记录,可以启发我们日后的科研工作方向。比如说,我在漳州与舟山两地的海滨植物中发现了共通的性状,或许我日后就会以《海岸带上的植物相似抗逆性状产生的生理学原因》为一个研究方向进行深入的研究。总体而言,这份笔记算是先将我们实习过程中的所见保留下来,而等到我们的数据处理能力、科研探究能力在日后的学习中日臻完备时,就可以用更学术的角度将我们现在尚且朦胧的所感表达出来。”

令伍若熙印象深刻的还有,在老师的协助下他们救下了一只粉红燕鸥的亚成体。8月22日在东山岛,团队一行发现这只小鸟的时候,它在车水马龙的南门湾的晚风中耷拉着脑袋、瑟瑟发抖。鸟类学专家斯幸峰老师给它进行了初步检查,未发现明显的外伤。他们将小燕鸥带回旅店悉心喂养了两天。24日,这只掉队的粉红燕鸥重新展翅飞翔。伍若熙感慨地说,“永远对生命保持着敬畏之心,尝试去关怀其它生命,是大自然教会我的。”

选样地、拉样线、测高度、估盖度……同学们不仅专业技能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也锤炼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团队协作的能力,更是对生态学有了直观而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处变不惊和随机应变都是生态人应该具备的素养。”对杨世豪同学而言,印象深刻的是,8月19日上午,他们在对漳江口红树林植被的整体分布状况进行踏查时经历了六场大雨。“狂风暴雨和阳光炙烤在短短几小时中交替出现,那天我们还做了样方调查,频繁的降雨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但大家面对多变的天气都处变不惊。”

杨世豪说,正是通过这次宝贵的野外实习机会,他第一次领略到了沙滩、海洋、岛屿的迷人之处,在此之前,他从来没有如此直观如此近距离地欣赏这些美景,这让他由衷感受到了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丰富和美丽。“然而,除此之外,我还看到了被无数水管分割的沙滩,一片一片的入侵物种……这让我无比痛心。庆幸的是,我所学的专业能够为改变这种现状做出贡献,怀揣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我将不断刻苦钻研,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建设美丽中国这一光荣的使命而不断奋斗。”杨世豪说,他未来打算考研,并继续投身祖国的生态事业,因为建设美丽中国是青年一代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 对话 == 

在行走的课堂里发现问题、研究问题

记者:在野外实习间隙,师生还会聚到一起召开学术讨论会?

张健:是的,行走的课堂无处不在。同学们可以随时就野外实践的所见所闻提出疑问和思考,大家在讨论中碰撞思维,迸发出火花。

比如,大家一起讨论过漳江口滩涂和红树林的底栖动物多样性对比、入侵物种的危害和概念界定、天气变化与植物响应的关系、如何恢复沙滩生态系统等,老师们会给予同学们更多的灵感和启发,进一步思考自然现象与生态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从出发开始,学生们也体验了做研究的过程。

昨天,同学们还确定了研究课题的分组,关注入侵植物对本土生态系统的影响、耐盐植物适应机制、海岸带动物多样性,这些有意思的课题,如果只宅在书斋里,同学们是想不出的。

记者:课程开展到第二年,从中国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云南省,到今年两个省市的海岸带和海岛,课程设计是基于怎样的考量?

张健:我们初步计划是用7年时间把中国最有特色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为学生们展示出来。每一年的成果,又能为后续同学们的学习带来一手资料,帮助同学更多了解中国生物多样性和环境迥异的生态系统。

记者:两届学生的表现,给你怎样的印象?

张健:00后的可塑性和能力远远超出我们想象,而我们总还在担心需要保护他们到何种程度。当然,学生也哭过,有时候也感觉苦会抱怨累,但真正把任务交给他们的时候,他们做得很好。很多学生也由此树立了“继续扎根专业、建设美丽中国”的理想信念。我们很欣慰。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