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永恒的生命之舞——《那双美丽的眼睛》后记
2022-09-18 生活

甘以雯

《散文·海外版》自1993年元旦创刊,至2009年7月,出版已经整整100期了。为了铭记我们这一本纯文学杂志的历史印迹,我们精心选编了这部《百期精华》。所谓“百期百家百篇”,即是100期中100位名家的100篇散文力作。友人曾建议我们以“经典中的经典”“精华中的精华”为书名,思来想去,反复掂量,还是《百期精华》显得更朴实、更贴切些。

从1992年底,我奉命开始筹办《散文·海外版》,那时我年龄不足38岁,17年的岁月,伴随着一本杂志,凝聚着多少心血与拼搏、多少辛酸与欣慰,这本书就是明证。记得著名作家周涛在一篇散文中说过:一个人的一生只能干一件事。如果真的是这样,编辑这么一本书、一本杂志,可能就是我这么一个普通编辑一生所干的一件事。一个知识女性一生做了一件自己愿意做的文化上的事,我从心底感到很踏实,很知足,很有“成就感”。其他的就由它去了。

我编选和阅读散文,十分看重作品体现出的生命感悟和人文情怀。我以为,生命感悟和人文情怀,是散文的灵魂和生命线。17年间,编选本书中的多篇散文时,我产生过多次心灵的感动,每编辑一篇这样的散文,我都有一种“成就感”,本书充分体现出这点。

散文是生命之舞

我以为,散文是人的生命之舞,应予人以生命的深层感动,予人以心魂的震撼。须心灵开阔、精神超拔,情思饱满、气韵生动。散文必须有“我”,有“我”的情感,“我”的体验,但这里的自我,不是缘于身边琐事、儿女情长的小我,而是有着深刻的生命体验、深入到自我灵魂的深处,体现出作者灵魂的渴望和追求,进而反映出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思考,折射出时代的风貌。

本书以《我的家在哪里?》开篇,短短800字的短文,凝聚了冰心老人一生的经历、一生的感慨和追求,凝练、深刻,几十年人生况味,尽在笔墨间,可说是闪烁着人生光华和艺术光华的佳篇力作。

韩美林的《换个活法》以全新的写法,天上、地下、人间地跳跃式思维,活灵活现地勾勒出一位艺术大家的生命状态,表现出一位艺术大家光彩逼人的精神境界。他的幽默,是一种对人生的含泪的微笑,是一种对宇宙万物永远怀着问号、对大千世界永远怀着童心、对苦难人生永远怀着真善美,对艺术九死不悔永远追求的精神。

舞蹈家资华筠的《永远追求不到的情人》,把舞蹈艺术视作情人,魂牵梦绕欲得其精髓,毕生求索,仍觉可望而不可即。表现了作者灵魂深处对伟大艺术和美好情愫的渴求,展现了她的生命之舞。

谁能相信与死亡相伴的竟会是天堂般的光亮,竟会是绿树鲜花、遍地芳香?《邂逅死亡》的作者胡发云以自己亲身经历,绘声绘色地描述了神秘离奇的濒死体验,给人以灵魂的震撼与启示。

《用力呼吸》真实记录了陆星儿身患癌症后对亲情、友情以及整个人生的顿悟;一个人能够保持常态,就是莫大的幸福。如果说常态像一棵树,很多时候树欲静而风不止。当历尽百转千回、九九八十一难后,方能领悟到树静这种常态的可贵。

丹增的《童年的梦》有一种独特韵味,一种精神贵族气息——深厚的文化艺术素养,开阔的哲学思维空间,不张扬,不造作,从容大气,以娓娓的叙述和精彩的细节引人入胜。

韩少功的《山居心情》表述了在现代生活中追求宁静,过返璞归真的生活,表现了一位作家、一位文化人独立和纯粹的精神,显露出一种高贵的品格和高拔的意境。

王十月的《小民安家》讲述了28年间他们父子两代人怀揣希望,坚韧不拔治宅安家的艰辛历程。当年,父亲和母亲拉着沉重的石磙,在稻田里艰难前行,一圈又一圈,一年又一年,在家乡建起新居;如今,作者进城漂泊、打工、写作,呕心沥血,历尽艰辛,在深圳购买了商品房。作品充满了深刻的生命体验,折射出时代的变迁,可说是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耐人寻味的人生命运

人的一生,会经历许许多多的人和事,每一个人的生命,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有耐人寻味的东西,都值得你倾注深情去关注、去体验和去发掘。同情心是人类最无私的一种情感,只要你怀着一颗良善的悲悯之心,去发掘、去表现他人的生命价值,就有可能将千千万万读者感动。

将军迟浩田的《我的母亲》以平朴的语言、精彩的细节和真挚的情感,令一位平凡而伟大、仁慈而坚韧、深明大义的母亲的形象跃然纸上,动人心弦,感人泪下。

王充闾《人生几度秋凉》描写民族英雄张学良的人生命运。作品有见有识,有理有情,构思严谨而又颇具文采。更可贵的是这位文坛老将在创作上对自我的突破。

一位退休干部,倾心描绘了一位农人的命运,读罢《村子》,一时无语,心头沉甸甸的。作品不仅写出了这位弱势人物的生存状态,也写出了他的精神状态——他内心的痛苦与快乐,内心的向往、追求和人格尊严。作者不是专业作家,他平朴自然、生动形象地将一位普通人的命运展现出来,我觉得文章最见光彩处,是作者对家乡民众的关爱、是盈荡于心灵深处的人文精神。

女儿罹患癌症,受尽病痛折磨,撒手而去。作者白发人送黑发人,自有一种撕心裂肺的痛楚。《我吻女儿的前额》以其真实而沉重的叙述给人以震撼,字字泣血,催人泪下。

耿立的《赵登禹将军的菊与刀》开掘深刻,深沉大气,细节精彩,赢得众多读者好评。为这篇力作,作者和编者付出了许多心血。作者最初投给本刊,我们认为是一篇很有分量的作品,但艺术上还不太成熟。我们几次提出意见,作者前后五次进行修改才最终定稿。

每一位文化界知名人士,都有一个丰富的世界,都是一本大书。在我国,经历了百年的内忧外患和战争风云,他们的身上,越发显露出人格的魅力。范曾先生的《何期执手成长别》,是为纪念陈省身先生而作。彰显出几位科学与艺术大师的友谊、襟怀和高拔的精神境界。作品文采斐然,幽默而深沉,峭拔而冷峻,充满了真情实感和对人生、对艺术的真知灼见与国学素养,有一种大美大爱和思想的穿透力溢于字里行间。

来自古老中国深深庭院的张兆和与她的姊妹们,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现代女性”,她们的优雅、庄重、勇气和活力,代表着现代女性人格中最为珍贵的品质。张兆和孙女的《奶奶在花园》追忆了晚年的奶奶,曾经鲜活的花园,虽已物是人非,然花开花落,芳菲不绝。

追问历史与文化

《散文·海外版》创刊之始,其本意更加注重抒写心灵的艺术散文,而当文坛在张承志、余秋雨、史铁生、周涛、韩少功等人创作的带动下,以反映知识分子心态的文化散文蓬勃兴起之时,我们直面散文创作新态势,自1994年后,一批探索人生价值与意义、追问历史与文化、思考社会与人生、思考人类生存环境、充满着理性色彩与文化氛围的文化散文以重要位置出现在我们杂志上。这些散文大多思想深沉,内容厚重,气势宏大,不仅有见有识,而且有感有情,文采斐然。它们大多比较成熟,没有一般文化散文创作中的偏激、盲目和浮躁,是不可多得的佳构力作。

在文化散文创作中,许多作品常常是以中国历史、传统文化为切入点的。意在以史为鉴,历史的反思成为了对正义、道德、尊严和人文理想的呼唤。具有着深刻的思想,也有着沉甸甸的历史感与沧桑感。

“五十年依稀缩为一刹那,历史依稀没有移动。但是,一定神,忽然想到自己的年龄,历史毕竟是动了。”天地之悠悠是自然规律,还历史之真相,还人物之本来面目,是历史赋予今人的使命。季羡林的《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于对茫茫历史的追述中,以史实、以鲜为人知的细节,书写了自己对胡适之“毕竟一书生”的认知。作品于平朴中见深沉,于直言中见真情,是胸中自有沟壑的大手笔。

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创作是散文创作领域中一道亮丽的风景。《问卜中华》抒写了清以来发现和探索甲骨文的“贞人”——王懿荣、刘鹗、罗振玉、王国维的命运,声情并茂,有文采,有激情,振聋发聩,充盈着一种“龙骨”之气。

江堤的《湘西草堂》描述了王夫之的人生命运,于平和冷静中现出高拔意境、人格尊严,显出作家一介学者的才华和风范,其英年早逝实在是中国文坛的一大损失。

《走进总督府》作者漫步于清政府设于保定的直隶总督府,审视曾经权倾朝野的一品大员们,从文化和精神的层面,思考为政为民之道。作品气韵丰厚,文笔酣畅,识才俱佳,尽显这位工作于反腐一线的平民官员的真情与良知。

面对着五光十色的现代社会和现实生活,许多作家的内心充满着一种形而上的忧虑和困惑,面对物欲、人欲的无节制膨胀及自然生态的失衡,面对世俗的平庸及人格的卑贱,一些作品表现出严肃的批评精神。

李存葆文化散文创作的关注点始终是人类自然生存环境和人文生活环境,从文化层面思考现代社会文明。在《大河遗梦》中,通过对黄河断流的慨叹,抒发了对中华民族母亲河备加眷恋的情愫,对日益恶化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忧虑。文章写得大气磅薄,激越刚烈,波澜起伏,读之有一气呵成之感。

《大地的眼睛》写得是那么的平朴流畅,条分缕析,没有任何雕琢,没有故作高深,却彰显出深刻的思想和很高的精神品位。作者借《瓦尔登湖》来探索、剖析今人的精神和生存状态,给世人以警醒,给有社会责任感的智士以精神的支撑。

《自然笔记》以其崭新的题材与立意、寓科学精神于生动形象的描绘中,被收入上海高中语文教材的精读本;被国家七部委评为全国优秀科普作品;被选入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中国语文网络课堂……这篇散文,凝聚着作家与编辑的心血,曾经删改、润色了十几遍,由《散文·海外版》以头题位置推出后,产生了很大反响。

种瓜者得瓜,种豆者得豆。多年的辛勤耕耘,使我们结交了一批高层次的作家和读者朋友,拥有着非常可贵的文学资源和出版资源,这是最可贵的无形资产,是我们一生宝贵的精神和物质财富。

阅读全书,您会发现,全书构成了一个精神的整体,是一片精神的绿地。游目骋怀,上通天地、下接心源的佳构固难寻觅亦有所见;务求所选展现活生生的生活、活生生的情感,以使我们的杂志和我们的精品集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充满感人的力量而流传久远,不仅与今人、亦能与后人进行精神的对话。

此文是我十年前为编选《百期精华》写的后记,表述了我编选散文的理念和追求(刊发于《中国社会科学报》)。幸蒙中国文史出版社厚爱,为我这样一位已经退休十年的散文编辑出版这本散文集。特将此文当作后记。

我是一个职业编辑,为作家推佳作、出好书很有“成就感”“使命感”,常常激情澎湃;而对自己的写作就不是那么投入了,能拖就拖,电脑里一堆散乱的文稿,有一些是已经发表了的,有几篇没写完存在电脑里,这次全部进行了修改、润色和补充完善。

几十年为别人编稿出书,终于等到了自己出书,心里很是激动。

真心感谢中国文史出版社马合省先生和本书的责任编辑。

我也特别感谢我的老师、南开大学文学院张学正教授,用心为我的散文集写了序言,权当是当年读书时请老师评点学生的作业。张教授今年八十有五,耳不聋、眼不花,头脑清晰,思而明,仁且智,学术精湛,是我敬佩的师长。

(《那双美丽的眼睛》,甘以雯著,中国文史出版社2021年1月出版。甘以雯:曾任《散文·海外版》执行主编,第四届、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评委。散文《那双美丽的眼睛》收入《新中国70周年文学丛书散文卷》、“华语文坛10年散文精选”《所见微尘 皆因有光》;《这是谢晋的胸襟》刊发于2020年12月11日《光明日报》,为《新华文摘》《作家文摘》等报刊文摘转载,曾获第九届“冰心散文奖”。)

甘以雯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