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共创,一起生产美传递美
2022-09-18 生活

疫情前,上海交大文创学院的课程就强调“走出去”,图为师生们调研艺仓美术馆。受访者供图

将思政教育与美育相结合,通过实践课带领学生进行文创领域的探索和实践,以文创公益助力乡村振兴进而提升年轻一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上海交通大学全球传播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交大文创学院全球文创合作与教育发展中心主任王昊青看来,无论课堂教学,还是项目实践,都是生产美的过程,以文创产品、产业等作为美的载体,从产教融合到产教共创,形成产业专家、教师、学生协同探索模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专业思维以及专业态度。

青年报记者 明玉君

美育+思政+新技术

带给学生美的熏陶和教育

“我们学院以培养硕士研究生为主,我主要教授《文创产业调研》和《虚拟内容创制》这两门课。”王昊青坦言,从美育的角度来说,整个文创学院的教学是离不开“美育”这个概念的,这是生产美的过程。对于学生而言,已完成本科学业的学生,其基础的审美已经形成,更多的是学习如何生产美,以及通过努力把美推广到方方面面,进而提升社会的整体审美。

除了在课堂上,指导学生从青年角度观察和把握文创产业的发展和未来趋势外,《文创产业调研》课程的宗旨就是“走出去”,她带领学生们来到杨浦滨江、衡复风貌区等地走访调研的同时,引导学生们提出自己的创意思维,助力文化创新。“百年工业文化文创衍生品、旗袍文化节等都是学生们打开思路后擦出的火花,获得了一致肯定和认可。”王昊青欣慰地说。

她强调,“引进来”也同样重要,如邀请普陀区文化馆馆长、江宁路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等来到学院,为学生们讲述提升市民文化获得感的做法、经验和心路历程,这样的大思政教育让学生们受益匪浅。“疫情期间,很多博物馆、展览馆闭馆了,我们就积极探索以线上展览的语言和方式,给学生美的教育和熏陶。”王昊青说。

谈及技术与美的融合,王昊青表示,技术的应用本身具有一定的审美要求,不是简单的为技术而技术。在《虚拟内容创制》的课堂上,她指导学生们注意在设计中要考虑使用者体验,如探索数字人、将红色文化资源用VR形式来呈现,都是跟元宇宙概念的紧密结合,也是生产美、将技术与美的体验相融合的过程。

引导学生的价值和担当

缩短课堂和真实问题的距离

所谓“知易行难”,王昊青深知在生产美的过程中,如何体现青年的价值和担当,这是需要老师着重引导的。为此学院和一家企业联手,共同发起“文创产教融通创基金”项目,将文创实践融入《文创产业调研》课程的学分体系,“主要针对研究生二年级的学生,引导大家从0到1帮助解决社会上文化创意产业的问题或者形成创新点。”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家门口的微空间》社区公共空间探索项目、《文创探园》文创产业园区城市记忆项目、《帛大精深》帛画非遗艺术推广项目等8个创基金新项目涵盖范围广、内容丰富,较之以往更加公众化、互联网化,更加贴近产业,并且更具有创业色彩。

如《家门口的微空间》社区公共空间探索项目组注重发现“家门口的沉睡空间”,在拍摄短视频的基础上,与居民及社区工作者交流,探索城市微更新空间如何贯彻共建、共治、共享的创新治理思路,不仅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也让城市充满活力。《帛大精深》帛画非遗艺术推广项目组成员则旨在探索“帛画”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化传播路径,希望运用数字化手段结合主题线下活动助力非遗的弘扬与传承,同时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

“这些都是学生们分工协作和集体智慧的体现。”王昊青自豪地说,其中不少项目从一开始就确定了产业合作方向和具体的合作伙伴,进一步缩短了课堂和真实问题的距离,“这是创基金的诉求和目标,也是从校园走向产业的必经之路。”

王昊青

上海交通大学全球传播研究院副院长

上海交大文创学院全球文创合作与教育发展中心主任

文创公益助力乡村振兴

将美传递给山区的孩子

谈及美育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王昊青分享了学生们在大凉山的文创助农故事,以及和彝族女孩小英一家的缘分。“那天,小组成员与小英在盘山公路休息点售卖摊上相遇了。彼时太阳快要落山,这意味着一天的售卖就要结束,未售尽的鲜松茸隔天就易变质,小英和弟弟们在摊位上一筹莫展。”于是,小组成员决定助力大凉山当季松茸的售卖,帮助采摘户增收。

因为松茸保鲜期极短,项目组在权衡运输成本后决定将产品定为松茸干,既容易运输保存,又便于处理烹饪。师生共创,提出了一包轻“松”的产品概念,主打三“轻”,即轻食材、轻食量、轻食法,以贴合城市消费者的购买需求。

紧接着,经过几番辗转联络,他们解决了产品供应渠道的问题。之后是设计包装、从零学习电商推广、进行物流服务,忙得不亦乐乎。过程中,小组成员还全程拍摄探寻式纪录片,记录农户故事,将乡村振兴的点点滴滴讲给更多人听。

“经历了实地调研选品、产品设计、供应链条打通和商品售卖渠道拓展、公益故事记录传播等工作流程后,我们对文创赋能、产品落地和乡村振兴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组长李苏萌同学感慨地表示,整个过程中,自己经历着从“好好卖一次乡村好货”的最初目标,逐步演变为真正关心乡村在发生什么的心路历程。通过团队协作,以及在产业、学校、社会这个“大课堂”中来回穿梭,收获了创意、公益、商业三个领域的经验,非常可贵且难忘。

让王昊青欣喜的是,正因为有了文创助农的经历,促成了“远山领读计划”的诞生。在她看来,这是对传统乡村公益捐书模式的一次升级,即由在上海的志愿者共同推荐并筛选出一批好书,提前把这些书寄给山区的同学们。之后每周一次的远程领读课上,把书本精华讲述给同学们听。“《走近钱学森》《谈美》和《乡土中国》,这些领读书籍让我们把美传递给了山区的孩子们,通过远程教育的方式共同读书,也让学生们更具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

值得一提的是,“远山领读”项目团队还在喜马拉雅平台推出了“远山领读计划”的音频节目,希望通过共享课程音频资源,为在外辛苦工作、劳作的家长带去朗朗书声,促进校园之外的家校共育。

以文创大赛为载体

助力校企产教融合

前不久,伴随第三届上海红色文创大赛“长三角青年文创设计大赛分赛”主题沙龙研讨会的举行,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上海理工大学等高校老师们齐聚一堂,围绕“文创新说——忆百年 耀青春”的主题,展开了交流与探讨,希望为上海的红色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助力添彩。

作为嘉宾之一,王昊青也在交流发言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她看来,红色是上海这座城市的底色,奋斗、创新是这座城市中青年人的精神内涵,年轻人从未远离红色文化。同时,她强调,红色文创产业发展大有可为,从业者应该将其创作融入年轻人的生活当中,跟年轻人的就业、职业、创业形成更紧密的联系,让年轻人主动参与,主动创作。“与不同高校教师的分享、碰撞也让我深受启发,期待携起手来,在加强美育的同时,深化产教融合,助力文创产业的发展。”

王昊青还透露,在课程中,带领学生走访参观红色场馆,并提出青年文创创意思路,深受认可的同时,也有了“意外收获”。“今年,我们与上海市杨浦区总工会合作,和沪东工人文化宫共同承办‘薪火铸初心,扬帆创未来’红色数字文创设计大赛,希望充分用好区域内红色资源,通过创新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增强红色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传出红色基因、厚植红色情怀。”她表示,将以文创大赛作为载体,汇集兼具美学设计感和实用性的文创作品,培养一批有情怀的文创创新人士,跟着作品一起成长。

青年报记者 明玉君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