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识字”之旅,领略汉字中的规矩、匠心与珠玑
2022-09-18 生活

拾级而上,如同打开一本现代汉字印刷字体的历史。本文受访者供图

读了十几年书,说不认识字,绝大多数人恐怕不会承认。这两天,记者探访了一个藏身于上海弄堂里的宝库,见识了那里的“活字生香”,也见识了一个个汉字是怎样变成我们如今在书上、报纸上和电脑上看到的印刷字,让记者更加惊讶的是,居然还有很多“字”真的是“天书”。因为这次探宝,才有了对字的敬畏,有了不“识”字的感慨。

青年报 杨颖 记者 孙琪

  字    /  规矩  

静安区新闸路1209弄,一条很普通的上海弄堂,走过路过,你不会想到,就在这条不起眼的弄堂里,有一座文化的宝藏。

弄堂不长,站在弄堂口一眼便能望到深处,白色的墙上有“印研工坊”四个字。一个小院子,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市中心,静静地等待着能读懂它的人。

这里,便是上海印刷字体展示馆所在地。展示馆门口,还有一块铭牌:现代汉字印刷字体发源地。

上世纪30年代的老房子,时尚的旋转楼梯在门口拗出了一个很艺术的造型。沿着楼梯拾级而上,一张张照片映入眼中,仿佛打开了一本现代汉字印刷字体的历史——23张照片,三代“汉字印刷字体书写技艺”非遗传承人,从他们面前经过,让你情不自禁放慢了脚步。

序厅,一个个方块字在墙上以“活字生香”的方式呈现,或阴或阳,寓意了字模印刷中的种种技艺,旁边以部首构成的“字画”,组成了四张不同的面孔,象征着文字与人的密切关系。顺着文字起源馆简明的文字发展脉络边看边走,就来到了字体馆。字体馆里陈列着镇馆之宝——上世纪20年代书法大家高云塍书写的汉文正楷手稿。

书法大家高云塍书写的手稿。

虽然我国印刷技术起源很早,但书体混乱,印刷体与书写体截然分离。当时著名的书画家郑午昌先生请擅长欧体楷书的高云塍书写“汉文正楷”,这套汉文正楷后来被民国政府规定为印刷教科书的字体。眼前的这套字,工整挺拔,秀外慧中,虽经百年风雨,依稀仍能感受到书法家那种认真和细致。

解放前,我国一直没有印刷字规范,导致汉字字体、字形杂乱,异体、变体混合使用,严重影响印刷质量和阅读效果,更导致我国参加国际书籍装帧博览会评比无功而返。1959年,文化部召开会议指导上海率先进行“印刷字体改革”,以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为基地,集聚了沪上美术创意有功力、书写正楷有造诣、雕刻字模有经验的50多位人才,组成字体研究室。耗时5年,相继完成了宋、黑、楷、仿四种常用印刷字体的创写设计,总计8万字,从此,中国出版印刷使用的字体终于有了自己的规范。

1965年,为了配合新中国第一部大型辞书《辞海》的出版,研究所又在先前的基础上,研发出了宋一、黑一等适合辞书特点的新字体。

徜徉在字体馆,身边游动着一个个字符,有些字非常熟悉,有些字似曾相识,有些字似乎相像但仔细分辨又有细微差别。

2019年《辞海》再版,这一版《辞海》除了印刷成书外,同步上线电子版。字体设计师反复研究,根据电脑显示特点,在黑体的基础上做了相应调整,将原先印刷需要略微夸张的喇叭口收窄,使得字形挺拔,观感更好。

字体馆里,墙上是字,空中是字,每走一步,都会与一个个字邂逅,有的是你已经熟悉的宋体、黑体,有的是你不曾用过的变体,还有字体研究室即将开发完成的宋七体。

现在,我国重要的印刷物都有了严格对应的字体。宋一在1978年—1983年专为《汉语大字典》正文排版用字;黑一用于《大辞海》等工具书的书眉标题排版;宋二与黑二后用于《毛泽东著作选读》。宋二字形挺拔秀逸,具有木刻版风味,比宋一体端庄。宋二体后来广泛用于排印各类图书报刊等出版物,是至今应用范围最广、频率最高的印刷字体;仿宋体主要为党政机关文件正文排版设计;楷体主要为排印小学教科书和少儿读物设计。

  字    /  珠玑  

最吸引人的展厅大概是“天书奇弹”,这个展厅里,没有很多印满印刷字体的纸,迎面一堵小隔断,上面是七个谁也不认识的字。这些字,不但你我不认识,连《辞海》《词源》《汉语大字典》等大型工具书都查不到。

右边的墙上挂着一尊古琴,天花板上悬垂着透明的有机玻璃板,上面也是这样的“天书”,左面墙上条幅如九天瀑布,高山流水,流淌着的依然是这些充满魅力的字符。

这些字,粗一看,像是几个偏旁部首拼合而成的,再细看,拼起来的每个字又都“缺头少尾”。如果你不认识,恭喜你,你和我一样是普通人。

古琴减字谱是展馆内颇受欢迎的展出内容。

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印刷字体展示馆馆长胡丹揭开了这些字的谜底:这是中国最古老的音乐记谱方式——“古琴减字谱”,通过减少笔画的几个字组合,不但记下了音调,也提示了弹拨古琴的手法。因此,除了专业学习古琴的,基本上没有人识得这些字,也因为如此,这些琴谱历来都只能靠手抄,大量的珍贵经典就在没有活字印刷的无奈中散失。

有一次,上海音乐出版社的编辑带了一本古琴谱找到研究所,询问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这些手抄或者木刻的琴谱成为印刷品。胡馆长说,研究所已经把常规的印刷字体做完了,对这样的特殊字符进行保护和传承,不正是研究所应该做的吗?研究人员与出版社编辑越谈越投机,最后拍板:将这些从来没有做过单字印刷的单字做出来,让古代珍贵琴谱上的字活到当下。

为了做好这些字,他们请来了古琴专家,帮助字体设计师整理这些独特的文字,也为字体设计师普及古琴谱知识,渐渐地,设计师们觉得似乎有点谱了。

这些字,因为是减少笔画的单字组合,与常规字的偏旁部首组合不一样,有些字组合起来看上去总是很别扭。第一批字做好,送去给编辑看,得到的反馈竟是有些字是错的。原来,字体设计师根据自己做单字的经验,讲究字形结构规范,但偏偏这些组合字不能用这样的规范来套,只能根据字义来。

有了这一次经验,设计师们开始走出去,将自己做好的特殊单字给古琴专家看,征询意见,积累经验,终于开发出了宋体和楷体两种字体的特殊字符。

古琴减字谱“大九托三”。

这些字符的读音非典型,有时一个字符要读多个音节,因此,在电脑输入上就需要有一套全新的输入法。胡丹负责输入法,她为这套字符设计了几种输入模式:五笔字型,虽然字符特殊,但运用五笔这样传统的输入方式基本没有障碍;字音输入,比如有一个字符为“大九托三”,胡丹设计用“D9T3”首字母输入,完美地解决了非专业电脑打字人员的日常需求。

在展厅正中央,有一台多媒体互动平台,参观者可以在这个互动屏上直观地了解这些字符。在“学识谱”中,观众点中一个字符,不但会响起相应的音符,也会有视频播放对应的手势动作。在“学演奏”中,观众点中一个字符,就会响起相应的音乐,直到完整地“演奏”完一首曲子。很多识字不多的小朋友,在这里玩着这些大人们都不认识的字,将它们一个个按出声来,玩得兴趣盎然,不肯离去。

此时,再看墙上那“高山流水”,看那“疑似银河落九天”的条幅瀑布,耳畔似乎有音乐响起,间杂着小孩子银铃般的笑声,世间的尘嚣在这一刻离你远去。

  字    /  匠心  

江梦瑶酷爱书法,喜欢写字,进入字体研究室让她倍感幸运。从业余时间以字相伴,到每天的工作就是与字为伍,江梦瑶喜出望外,她说从未想到过世界上还有这样一份如此适合自己的工作。

江梦瑶对字的热爱,对研究字的认真执着,打动了字体研究室副主任、“汉字印刷字体书写技艺”非遗第三代传承人原伟民,他收江梦瑶为徒,而江梦瑶成为这项非遗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

第四代传承人江梦瑶演示“汉字印刷字体书写技艺”。

非遗馆是上海印刷字体展示馆中最让人肃然起敬的地方,也是最核心的馆区。进门处,《汉字印刷字体设计规范》赫然在目,这是中国第一部字体设计规范,是第一代传承人精心编制的我国印刷字体设计的最高标准,是字体设计师们创作的指南,也是检验字体设计作品的尺度。

1960年,中国第一个字体研究室在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成立,当时命名为“活字研究室”。一批来自出版社、印刷厂等专业领域的前辈进入研究所,开始了中国印刷字体的研究。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前辈们从收集资料开始。印刷厂的铅字、图书馆的古本都是他们设计参考的原始资料,他们把这些资料字体放大研究、复写,用大量时间练习画线、勾线、描白。写出一套套字进行反复评比,每个人各式各样的字一点点相互接近,最终趋于一致,形成了后来黑、宋、楷、仿4种字体的雏形,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汉字印刷字体设计规范》,结束了中国印刷字设计摸着石头过河的时代。

根据国家要求,研究室还采用标准化、规范化的笔形、字形编制出一份《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报经国家文字改革委员会审核通过,作为文改委颁发的我国印刷汉字模板,成为出版各种辞书、工具书、教科书,以及报纸、期刊的标准印刷汉字字形的依据。

身后橱窗里陈列着的是字体设计创作的过程。江梦瑶告诉记者,以前设计师设计每一个汉字都要经过5个步骤:铅稿、画线、勾描、填墨、描白。经过这样5个步骤完成的字稿,轮廓清晰,笔形线条流畅,符合制版的要求。在全手工时代,一个成熟的设计师,一天只能写4个字。

进入了电脑时代,字体设计师们也都用电脑设计新的字体,但是,作为基本功,江梦瑶的手工功夫并没有丢掉。2020年,上海举行第三届长三角文博会,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的“汉字印刷字体书写技艺”互动演示首次在文博会上亮相,原伟民带着第四代传承人江梦瑶、万世琴现场表演这项非遗技艺,引来周围观众一片赞叹。

非遗馆的另一边,陈列着一本本字体设计资料,这是前辈们在进行印刷字体设计创作过程中的经验总结,江梦瑶说,这是目前印刷字体设计行业最早也最全的学术论文,很多文字学硕士、博士来到研究所,希望能查阅这些珍贵的历史典籍。

这些资料集装帧朴素,泛黄的纸张仿佛在诉说着这几十年的历史风云。印刷字体设计似乎是一个小行业,但这些非遗传承者用极其认真的精神,为中国设计印刷产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看着这些资料,沿旋转楼梯墙上那23张照片又浮现在眼前,一张张面孔和一个个字重合,不就是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印刷字体研究室的历史吗?60多年岁月变迁,四代非遗传承人,匠心犹在,初心不改。

  字    /  畅想  

中国人有文字的历史数千年,但是,走在这个小小的展示馆,却会发现这个以研究设计古老文字为主业的地方,无论是设计还是色彩都非常时尚。

的确,文字是古老的,但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却并不拘泥于文化传承的古老。上世纪80年代,印刷业刚刚开始有了电子化苗头,他们就引进了激光照排设备。

后来,研究所将黑、宋、楷、仿四种字体的原始字稿,全部复印无偿提供给国家“748”工程“汉字信息处理”重大项目,为我国印刷业实现告别“铅与火”的技术革命做出了贡献。北大方正的王选教授将这些字体与现代数字信息技术相结合,成为发明“汉字信息处理激光照相排字技术”的原创母体,之后普遍进入海内外汉字字库,派生再造出千姿百态、各有特点的后代字体。目前国内普遍应用在计算机系统字库里的这四款常用字体品种,无论是国标字数的增加还是品种的扩展,它们的笔形、结构、重心、粗细等内外形基本框架及其神韵,都源于上世纪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创写的印刷字体。

最后一个展厅,展示的是传统印刷相关的“字”,有印刷厂排字工很熟悉的铅字架库,有制作铅字的冲压机,也有制版转移的铜字模、纸型,甚至有一套清朝时的木字模。

一条长长的桌子,是小朋友的乐园,他们可通过点阵排布了解汉字结构,也可以用一个个陶泥活字拓印出一首唐诗。

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所长郑雪梨告诉记者,去年这里刚刚经过了新一轮扩建改造,又腾出两个空间给展示馆。她觉得展馆的互动空间还太小,她希望这里既可以举办各种有质量的临展,同时也可以成为规模化的体验场所,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能在这里体验点阵字、陶泥活字、拓印等互动,让大家通过这样的活动热爱中国汉字,把印刷字体展示馆办成上海的一张文化名片。

胡丹对记者说,印研所目前拥有上海市版权局登记认证的字体作品19件和软件著作权11个,“以前我们对保护知识产权重视不够,因此,现在的字库开始采用‘印研’品牌,希望这个品牌能够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印刷字体设计虽小众,但是我们希望通过展示馆这个对外宣传平台,让更多爱好字体设计的朋友深入了解汉字印刷字体书写技艺市级非遗项目背后的故事。”

胡丹一再跟记者强调,展示馆开在弄堂里,大家容易忽视,她希望能有更多的传播渠道,让更多的人知道展示馆,来参观展示馆,让前辈的贡献能被更多的人知道,也让更多的人深入了解汉字之美。

如今,江梦瑶自己正在设计一款新字体——原梦体,这是以她和师傅原伟民的名字命名的行楷字体,新字体端庄而古朴,一丝不苟。

参观上海印刷字体展示馆,不得不承认,我们对“字”的认识还是太少,我们真正认识的字也并不多,不过真正重要的是,徜徉在这一方“字”的世界,我们看到的是中国汉字之美,那是真正的大美。

青年报 杨颖 记者 孙琪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