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绘、视”等三种途径讲好百年青运故事,感召更多青年知史奋进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100篇青运人物故事娓娓道来,100幅Q版人物形象立体呈现……刚刚过去的这个暑假,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青年学子潜心学习党领导下中国青年运动的百年历程,从100个青运人物典型着手,编辑制作大量青运人物故事与文创产品,构建起一个“青运史立体讲述生态”,在学思践悟中汲取奋进力量。
现阶段,团队已经结合“100青年”制作产出课件、团课、文创等内容,并开展了一次青运史主题宣讲。
打造青运人物故事集
16名来自文化产业管理、艺术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学子,暑假里组成了一支名为“星火燎原”社会实践团队,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的时刻,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以“文、绘、视”等途径讲好百年青运故事,感召更多人学史悟思、知史奋进。
其中,一本青运人物故事集,就是团队以文字故事来重温历史的成果。团队通过查阅史料,刻画出100名横跨百年的青年。那些为中国革命胜利、为祖国建设、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不同阶段贡献青春、建立重要功勋的青运典型,都在一字一句间变得可感可触,令人振奋。
“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员、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青年团发起组)书记俞秀松少年壮志、探索救国、发起建团,为爱国青年追求真理,最终选择马列主义树立了典范,他也实现了从学问家到革命家的转变。”团队的文稿与视频组组长金紫珏每每翻看史料,看人们的追忆和缅怀,看前辈的英勇与坚韧,都觉得如今的青年都不仅仅是后来者,更应该是历史的讲述者,新时代的奋进者。
一笔一画绘百年
陈独秀、李大钊、俞秀松、陈望道……在以专业所长讲好红色故事多元宣传中,艺术设计专业的学子通过为100名青运典型绘制Q版卡通形象,制作出《一笔一画绘百年》素描本及“100青年”勾勒百年画卷长图,随文本故事配置“交流”载体,一如与前辈隔空对话,振奋人心。
艺术设计组组长刘君怡介绍,在进行人物卡通形象绘制前,小组会先详细了解人物的生平事迹,并选择能清晰体现人物心中信仰、神采坚毅的典型。以俞秀松这张Q版人像来看,就是我们常见的俞秀松先生的形象。“在着手绘制时,我结合自己对人物故事的了解,对姿态、眼神以及眼镜处进行精心描绘,使其更为生动立体,呈现出青春活泼的效果。一笔一划间,我也仿佛把自己置身在先辈的身边。”
团队表示,将“人物故事+卡通形象+素描本”结合在一起,就是希望让更多青年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走进历史人物、更真切地感悟人物事迹与伟大精神。
与此同时,实践团还在红色教育蓄力传承上着力,通过凝练130多页PPT及33000余字讲稿的基础上,录制6期青运史主题视频,透过百年历史风云,共同领悟中国青年的精神。目前,实践团队已经绘制完成100幅Q版人物形象,编辑制作100篇青运人物故事,并结合“100青年”红色IP,以“文、绘、视”等三种途径讲好百年青运故事,构建起“青运史立体讲述生态”。
青年有追寻才会有传承
“青年有追寻,才会有传承。一笔一画中我们记录着白纸黑字的拼搏路,更在重塑这漫漫长征路背后的心骨,重画那些生涩的、辩证的、令人愤懑的、慨当以慷的语句深层的百年画卷——愿尽我们之力,让更多人知史奋进、瞩目未来。”金紫珏这样说。
这也是这支团队所有成员的实践初心与目标,思悟青运史、用好青运史、讲好青运史,尽青春之力,感召新时代中国青年接续奋斗、永久奋斗,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光辉篇章。
下一步,团队计划在校园内外联络更多群体,带动更多青年在此基础上进行自己的创作,给卡通形象配图设计海报、结合卡通形象制作实体或线上虚拟文创、邀请学生结合人物故事文本进行小范围宣讲。同时,团队也会不断去扩宽“100青年”的覆盖面,让100青年的卡通形象与青运故事有更多的讲述载体,持续丰富青运史立体讲述生态。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