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先锋”包起帆:青少年一定要终生学习,学习、学习、再学习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我已经知道很多东西了,还要继续学习吗?”“读书一定会让我增长见识吗?”许多青少年在成长阶段都会困惑,究竟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材?今天,由上海市教委指导、上海市科创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的“上海科创教育经典导读活动”第一季第二期如约上线。担任主讲嘉宾的“改革先锋”、发明家包起帆,通过讲述自己从码头工人成为“抓斗大王”的成长故事,并向大家传授36块国际大奖获得的奥秘,以此告诉青年人“终生学习、终身阅读”的重要作用。
包起帆现在担任华东师范大学国际航运物流研究院的院长。从码头工人、技术骨干,到企业带头人,再到高校研究院院长,“抓斗大王”包起帆不停在创新。为减少工友受伤,他研发了新型抓斗及工艺系统,参与开辟上海港首条内贸标准集装箱航线,领衔制定行业国际标准。在这个过程中,广泛而深入的阅读对包起帆的科技创新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包起帆告诉记者,他从小就爱科学、爱阅读。作为班级里的三好学生,包起帆不仅可以义务到图书馆帮忙,得到优先借新书的好机会,还经常能够领到少科站的门票,在这里,各式各样的航空模型、航海模型、科技电影映入眼帘,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到了科学的世界,而最令包起帆着迷的是亲手体验制作“矿石机”,为何普通的两个管子、一个线圈、一个接头组装在一起就可以听到声音?当年轻的孩子与陌生的知识相遇,巨大的好奇心便会迸发出力量,这种力量指引着包起帆从此踏上了科学发明的道路。
儿时阅读大量书籍、在少科站学习的经历为包起帆的成长之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直到真正走向技术岗位,他才觉得,拥有知识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包起帆从上海白莲泾码头的一名普通装卸工,后来进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半工半读,最后又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考上了武汉理工大学的研究生。为了更快跟上时代技术进步的浪潮,包起帆奋起直追,攻读书籍,从阅读中获取新知识新视野,掌握了机械工程的先进理念,最终成为了中国的“抓斗大王”。
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包起帆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养成“终生学习”的好习惯,时代在进步,人却不能止步,阅读则是个人增长见识、完善自我的重要途径。他向年轻人推荐《十万个为什么》,希望青少年们可以与书为伴,通过不断探索科学和生命的奥秘,激发创新的灵感。 《十万个为什么》对七八岁时的包起帆来说是日思夜想的“宝贝”,经济条件的限制却阻挡不了小小少年对书中知识的渴望。现在,新版的《十万个为什么》丛书涵盖了更多科学领域内容,向青少年开启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奇妙世界,将书放在床头桌上,它将成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伙伴”。
“我要和青少年强调,一定要终生学习,学习、学习、再学习”。这是包起帆对所有青少年的希望。在社会飞速变化,技术融合加快的当下,从小培养探索精神,唤醒好奇心,相信未来将有无限可能。
自9月15日起连续15周,上海科创教育经典导读顾问或导读人将在每周四推出一期科创教育经典导读视频,于“上海科创委”公众号、“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公众号、“樊登读书APP科创导读”板块,上海人民广播电台FM93.4等媒体平台上线。同时,每一期都会推出一本科创教育经典读物上线樊登读书APP。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