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通过人工智能领域首部省级地方法规,促进大胆探索激发创新活力
2022-09-22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人工智能是事关未来竞争力的“硬科技”,是上海重点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今天上午,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44次会议表决通过《上海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条例》。条例将于10月1日起实施,这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首部省级地方法规。其中,允许试错的明确指向,也将使科学家在该领域的探索更加大胆,激发创新活力。

当日,就如何进一步办好进博会,上海也通过了相关立法。

 // 上海数字经济领域再出地方法规 // 

加快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是上海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经过多年发展,本市人工智能产业整体保持增长态势,行业价值红利正加速显现。但产业发展中仍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场景落地难、治理体系不够健全等堵点难点问题。为此,有必要从地方性法规层面进行制度创新,发挥本市人工智能产业的生态优势,破解发展中的问题,确保重要战略任务落实落地,为上海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阎锐表示,此次立法就是立足于促进法的基本定位,注重创新性和引领性,充分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作用,采取各种激励措施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这也是上海继《上海市数据条例》后的第二部数字经济领域地方法规,将有力支撑城市全面数字化转型,助力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上海高地”。

《条例》共6章72条,重点规范五个方面的内容:明确人工智能产业范围,完善管理体制机制;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推动科技创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产业发展;推动场景应用赋能,融合经济社会发展,构建体系化治理框架,维护产业发展与安全。

 // 鼓励人工智能领域市场主体积极创新 // 

这部法规将大力鼓励人工智能领域市场主体积极创新。在第一章总则中,明确“本市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人工智能领域开展各项创新活动,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和本市相关规定明确禁止事项除外”。而且,《条例》还规定了市有关部门可以就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轻微违法行为等制定依法不予行政处罚清单。允许试错,也将使科学家在该领域的探索更加大胆,激发创新活力。

同时,《条例》围绕增加人工智能创新的源头供给,促进开源共享,提升持续创新能力。比如,聚焦算力、算法、数据三大基本要素,加强算力基础设施规划,推进公共算力资源平台建设,保障中小企业获得普惠的公共算力;推动算法模型交易流通,加强对算法模型的保护;突出人工智能领域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扩大面向人工智能产业的公共数据供给范围。

在强化科技创新上,明确加强基础理论和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鼓励跨学科交叉领域研究;推动相关国家实验室、重大科研平台等创新发展;推动人工智能领域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开放共享;推动科研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改革、探索赋予科研人员人工智能领域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者长期使用权等。

 // 对相关行为设底线 // 

《条例》通过支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发展,强化人工智能企业集聚,推动人工智能产业整体创新突破,与此同时,《条例》围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城市生活品质和现代化管理能力,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在经济、生活、城市治理等领域规模化应用。

《条例》兼顾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与安全可控,明确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相关行为底线,保障人工智能产业健康、安全发展,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其中,明确人工智能伦理专家委员会职责,发挥其在人工智能领域伦理规范方面的作用。《条例》还明确了相关主体开展人工智能研发和应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定,增强伦理意识,并不得从事相关禁止行为,以及注重劳动者、老年人、残疾人、妇女、未成年人等群体的保护。

 == 相关新闻 == 

《上海市服务办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条例》10月1日起施行

进博会作为国家级、战略性平台,已连续成功举办四届,成效越来越明显,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今天上午,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44次会议表决通过《上海市服务办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条例》,条例于2022年10月1日起施行。

《条例》遵循习近平总书记“越办越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国家相关要求,立足地方立法权限,以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为基本定位,主要从支持办展办会、服务与保障、综合效应等三个方面作出规定。

《条例》明确本市完善与国家有关部门的部市合作机制,加强招商招展、政策创新及推广等方面的部市协作联动。在明确市、区两级政府职责的基础上,对青浦、闵行、嘉定、长宁等与进口博览会密切相关的区人民政府的工作职责作了进一步明确。同时明确加强与长三角相关省、市的合作联动,做好安保、口岸通关、环保、交通等服务保障工作。

基于本市协助商务部等国家部门推进进博会招展、招商、论坛筹办等基本定位,《条例》对支持招展招商、协同办好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等工作予以明确。根据国家对大型会展活动绿色低碳等要求,支持承办单位绿色办展,鼓励使用节能、环保材料、技术。立法还支持推进数字化赋能进口博览会,支持承办单位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提升参展、参会的便利性和体验度。

立法还在总结吸收前四届进博会已经取得的有益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对更好承担服务保障职责作出进一步优化。为发挥进博会平台作用,此次立法对进博会促进本市贸易、投资、产业、消费等方面的作出规定。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