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生时都有300度“远视”?专家:学龄前成预防近视关键期
2022-09-25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孩子刚出生的时候,眼轴只有16mm左右,往往存在300度左右的远视。这个“远视储备”非常重要,决定着孩子未来近视的概率。但是,6岁儿童中45%已失去远视储备。近视防控亟待关口前移。

今年9月是全国第5个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今年的主题是: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9月24日,上海市儿童基金会等正式启动2022“慧眼看未来”少年儿童近视防控公益行动项目。眼科专家们提醒,学龄前是预防近视的关键期,家长一定要抓紧时间帮助孩子养成正确的用眼习惯。

6岁儿童近半数失去远视储备

数据统计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6岁儿童为14.3%,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高达80.5%。《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大数据白皮书》显示,6岁儿童中45%已失去远视储备。近视防控亟待关口前移。

“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往往存在300度左右的远视。这个‘远视储备’决定着孩子未来近视的概率。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球增大,视力增加,远视减少,直至12岁左右转为正视眼。”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成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副组长、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博士生导师杨智宽教授接受采访时表示,从出生到6岁,孩子的眼轴变化是最快的。这个时期,家长尤其要控制孩子的近距离用眼。如果眼轴增长过快,“远视储备”会被过早透支,孩子就会近视,且以每年50度左右的频率增长,一直到18岁停止发育为止。虽近视防控已取得一定成效,但《白皮书》仍显示,6岁儿童中45%已失去远视储备,近视防控亟待关口前移。

“学龄前是预防近视的关键期,家长一定要抓紧时间帮助孩子养成正确的用眼习惯。”杨智宽教授提醒,家长应更多关注孩子的眼健康,并且注意孩子不良的用眼习惯,一旦发现孩子有眼睛相关的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就诊检查视力,及早为孩子建立屈光发育档案,记录孩子屈光发育情况,1年至少2次,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如果孩子已经近视,要去正规的眼科医疗机构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控制,避免发展为高度近视。”

“防”和“控”,一个不能拉下

目前上海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见效,2021年上海市6-18岁儿童青少年近视率首次逆转30年来上升势态,下降了1.2个百分点。

但疫情之下,由于居家、网课等学习与生活方式的变化,本市儿童青少年电子产品使用时长急剧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显著下降,近视率出现较大反弹,因此面临的形势依然非常严峻。

在专家看来,近视防控一定要分为“防”和“控”这两项工作。

为了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共健少年儿童近视防控工作格局。上海市儿童基金会携手上海爱尔眼科医院启动2022“慧眼看未来”少年儿童近视防控公益行动项目。此次项目贯彻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和《综合防控少年儿童近视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部署要求,通过健康科普宣传平台、知识竞答、原创海报设计等多种活动形式,向家长科普少年儿童健康知识、形成有利于少年儿童健康的生活学习方式,从而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念,为孩子健康成长助力。

“少年儿童近视防控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上海市儿童基金会副理事长史秋琴表示,以家庭为单位,提升家长的近视防控意识,以父母为少年儿童的护眼第一责任人,通过眼健康科普宣传平台加强家长的眼保健知识能力,从而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和科学矫治工作,多方位、多维度的开展少年儿童近视防控工作,完善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并建档,促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共同呵护好孩子的光明未来。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