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青年,挺身而出皆英雄
2022-09-26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一对医患,一抹夕阳,一张照片。“落日余晖图”曾被人称为“2020年最治愈的画面,世上美好莫过于此”。两年过去了,这一幕我们记忆犹新。一次救援,一场改编,一部电影。《紧急救援》中女机长的原型常将一句话挂在嘴边:“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生死时速间,这句话让我们动容。这些年轻人知道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新时代青年胸怀家国,在履行使命的时刻,他们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

/  温暖  /

带去希望,照亮自己

2020年初,一批批上海援鄂医疗队员奔赴武汉。彼时,“落日余晖图”中的那位老先生可能正处于他87年人生光景中最糟糕的时刻——王欣对所有人不理不睬,不怎么配合治疗,也拒接家人电话——希望,似乎正在飞快地从他的生命中溜走。当时,武汉全城交通停运,老先生的家人又住得远,来医院探望前需要拿到各种通行证明并且跨越两条江……中山医院医疗队索性包下老先生的生活照料。

在医疗队悉心照料下,王老先生的身体日渐好转。3月5日,医疗队队员刘凯推着他去另一幢楼做CT,回病房的路上,刘凯问王欣要不要看一眼落日。刘凯猜想,在病房里住了近一个月的老人家一定想念久违的太阳。老先生点了点头。刘凯停下脚步,站在床旁,陪老先生一起感受这早春三月的阳光。同行的大学生志愿者甘俊超随手拍下了落日余晖中的这两个身影。

刘凯说,在夕阳洒向他们的那5分钟里,他自己的心也被照亮了。回病房后,老先生心情非常不错,很快就入睡了。

向着太阳,让人看到生命的希望。交通运输部东海救助局东海第一救助飞行队搜救教员机长宋寅也感同身受。

1.76米,一头帅气的短发,夹着飞行帽快步走向直升机……宋寅是中国第一代女搜救机长,也是电影《紧急救援》中女机长的原型。2016年12月,宋寅与自己担任机长以来最艰巨的救援任务狭路相逢。

被大火吞噬的渔船在机场东偏南方向90海里的位置。在赶赴救援的途中,宋寅却接到最新指令:风吹浪涌使得失事渔船与预先标记的位置偏离了将近30海里。这意味着她带的油不够了,留给她的救援时长必须压缩。而当她驾驶直升机盘旋在失事船只上空时,情况更是糟透了。狂涛骇浪让失去动力的船只宛如一叶浮萍,随时有翻覆的可能。

短暂思考后,宋寅采用高绳双人救援的方式快速接力。宋寅竭力操纵飞机,用精准的操作克服了狂风吹荡救生员的危险,完美安全地把救援人员“递”到甲板,救起了10名船员。

救援归途中,已是下午。看着天边的落日,宋寅心里涌起了无限满足与骄傲,她救起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更是一个个完整的家庭。这就是宋寅一直追求的有意义的工作,有意义地活着。

/  责任  /

生死之间,义无反顾

当刘凯奋战在武汉人民医院东院的同时,刚刚援滇回沪的戴倩立刻向组织递交了“请战书”。“我要和奋勇无畏的党员们一起站在抗击疫情的一线。”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90后护士戴倩说,接受这场考验义无反顾。2020年2月18日,上海第八批医疗队集结,出发前,戴倩在医院剪短了长发。

抵达武汉雷神山,戴倩一再请战,加入了第一个危重患者战“疫”小分队。厚重的防护装备给了戴倩一个措手不及,气道护理、静脉穿刺、卧位护理……这些平时习以为常的操作,此刻似乎无比艰难。每次进舱前,戴倩都会先拉伸四肢,在鼻梁上粘贴减压敷料,在护目镜上涂抹防雾液体,给戴上手套的十指做做手指操。

在雷神山ICU,生死决战往往见分晓于数分钟内。尽管戴倩已经有3年的重症监护室工作经验,但还是不断地被深深震撼着。雷神山重症监护室15床病人钱老伯,是戴倩护理过最艰难的病例,也是唯一一位经历仁济医疗队从重症监护室开舱一直到关舱的病人。钱老伯被送来时,几乎不省人事。紧急抢救后,为了改善他的呼吸情况,5名医护人员同时为他进行俯卧位通气治疗,除了给病人不断变换睡姿,最难的工作是做气道护理。每天数次口腔护理、更换口插管的牙垫和胶布,这是一门“走钢丝”的活,口插管如果脱出,病人会面临窒息的危险;冲洗时一个不小心,病人会咳呛,加重肺部的感染。有一天戴倩在操作时,还没开始吸痰,痰液已经流出病人嘴角。即便是做了三级防护,戴倩依旧感到紧张害怕。在那一刻,强烈的使命感让她稳住心神完成了操作。

生与死的考验,从来难不倒这群年轻人。对于宋寅而言,飞出去的每一秒都是有风险的,对自己而言,真的是最好的选择吗? 宋寅的初心和答案始终如一:是! 因为只有参与过真正的救助后才会明白,救助飞行不只是飞行,而是“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  领悟  /

无畏逆行,海阔天空

“我们来不及考虑自己的生死,只能以使命感出发,载着荣誉感起飞,用意志力和专业去救人。”宋寅说,选择救助飞行,就选择了责任和担当。搜救飞行员的辛苦一般人看不到。救援中需要长时间高度集中注意力,救生衣中还藏着十来斤的逃生气瓶。救援直升机上原有的空调位置也被改成副油箱,夏日高空舱内温度升至40℃是常态。

2020年3月8日,戴倩在武汉抗“疫”一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日日夜夜的战斗中,戴倩经历了许多以前不曾经历过的考验,越来越感觉到生命的充实,体会到了一种被人需要的自豪感。这是戴倩第三次递交入党申请书。作为90后党员,她希望用信仰书写人生答卷,用青春的名义守护盛世中华。

“压力不小,但是收获更多。”在中山医院,刘凯在心外科监护室ICU工作,其实里面住着很多病情危重的患者,只是这一次新冠病毒比较特殊。对刘凯而言,援鄂的这段经历是一种磨练,更有一份收获。

没有大难不死的主角光环,但依然无畏逆行。对于这群年轻人而言,无论身处哪个岗位,身上的担子仍然是沉甸甸的。年轻的他们,也越发明白各自职业的重要性,也感受到身上的责任之重。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