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反诈科普实验、反诈移动脱口秀,公安青年情暖重阳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泳均/文、图、剪辑(除署名外)
反诈巧宣传,浓浓敬老情。在重阳节来临之际,上海公安青年别出心裁地用创意方式进行反诈宣传,守护老年人的钱袋子和身心健康,情暖重阳。
反诈民警邂逅科普博主
让反诈入脑入心
“足不出户、动动手指、工资日结。当你看到这样的广告,你会心动吗?”教室里,科普博主“不刷题的吴姥姥”团队与上海市公安局杨浦分局民警,结合趣味实验共话反诈,生动讲解电信网络诈骗的主要特征,以及日常防范的一些方法。
重阳节来临之际,杨浦公安分局刑侦支队反诈专班民警带着杨浦公安特制版反诈重阳糕来到了“不刷题的吴姥姥”团队的工作室,探望73岁的同济大学退休物理学教授吴於人,并邀请她成为“杨浦公安分局义务反电诈宣传员”。
随着智能通讯工具的普及,一些诈骗份子设计有针对性的剧本话术,伺机对老年人行骗。“亲耳听到的也可能是假的。我的声音可以变成小黄人的声音,你们相信吗?”“当杯中水量一旦达到或超过倒U形管顶部时,水还会那么满吗?盈满则亏,贪心很可能让你功亏一篑!”吴姥姥和民警现场演示氦气变声与公道杯液体压强实验,通过讲解实验原理,结合“养老诈骗”“杀猪盘网络交友”与“网络刷单式骗术”等,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解了常见电信网络诈骗手法,帮助老年人提高防诈意识。
科普博主“不刷题的吴姥姥”接受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采访时表示,老年朋友可能会因为善良、爱护家人或者节俭而上当受骗,希望通过这些趣味科学实验,用生动的方式提醒老年人。同时,身为科普博主,也希望青少年可以提高防范网络诈骗意识,并且提醒家中的老年人这些反诈技巧。
反诈脱口秀在公交车上上演
增加市民参与度和体验度
“你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96110,一群与诈骗‘赛跑’的人”……一组色彩醒目、创意十足的反诈主题灯柱和LED创意海报在国庆期间正式在静安区多个71路沿线站点“上线”,吸引不少市民群众的驻足围观。在重阳节来临之际,随着一场别开生面的“移动脱口秀”登车亮相,“移动反诈课堂”正式拉开序幕。
随着亮着“反诈专车”电子屏标语的71路公交车缓缓驶入华山路站台,静安曹家渡派出所民警马晓亮和周世奇带着10余名受邀参与活动的静安区各街镇中老年人一起坐上反诈专列巴士。车厢挡板、座位上均摆有“虚假投资理财须谨慎、引诱刷单返利莫轻信”等宣传立牌。
“天天看着71路从家门口路过,今天这辆最新颖亮眼!”来自南京西路街道的市民张先生在民警引导下落座,认真聆听随车民警带来的“反诈脱口秀”等精彩节目。据悉,此次活动由静安公安和一家巴士公司共同举办,旨在致力于打造新型移动公交反诈宣传阵地,在静安区试点“平安光景线路+移动法治课堂”的公益普法模式。活动通过一条“延安路”、两台“反诈秀”以及三个公交站,营造出多点一线的“观光+普法”主题氛围,获得了市民群众的交口称赞。
“回想起延安路刚造好的样子,再回过头乘坐今天的71路,穿梭于红色历史与城市现代化交织的景致中,还能边‘走’边学习反诈知识,可以说是一举三得。”参与活动的南阳社区王阿婆表示。
对于公安民警频频“登台亮相”开展法治宣传,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政治处副主任薛伟表示,从“法治夜市”到“反诈脱口秀”,我们着力将普法宣传从内容形式上的创新到普法新阵地的建立,通过对融入城市居民的“衣食住行”,以更具参与度和体验度的方式,将原本严肃枯燥的“反诈知识”通过更接地气,更轻松愉悦的方式呈现,达到对各个年龄层次人群均能达到“入耳、入脑、入心’的目的,对于开展法治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泳均/文、图、剪辑(除署名外)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