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社会面新增2例本土确诊病例,涉及长宁区、闵行区
2022-10-09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文 常鑫/图

10月9日下午5:00,本市召开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43场新闻发布会。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虞涛、长宁区常务副区长岑福康、闵行区副区长刘艳介绍有关情况。

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虞涛介绍,今天,本市社会面新增2例本土确诊病例。市、区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机制立即响应,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相关人员排查、采样检测和防控管理,落实相关场所及环境终末消毒等防疫措施。这2例阳性感染者已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

感染者1:女性,27岁,近日外省返沪,居住于长宁区仙霞新村街道茅台路364弄,在常态化核酸检测中发现异常,经疾控部门复核为阳性,被诊断为新冠病毒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感染者2:男性,12岁,居住于闵行区吴泾镇东川路333弄,在常态化核酸检测中发现异常,经疾控部门复核为阳性,被诊断为新冠病毒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截至10月9日16时,共排查到这2例阳性感染者在沪密切接触者192人,均已落实隔离管控,其中104人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其余正在检测中。累计排查到密接的密接248人,均已落实隔离管控,其中199人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其余正在检测中。累计已筛查相关人员1465人,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累计排查相关场所的物品和环境样本625件,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根据本市目前疫情形势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相关规定,经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决定,将长宁区仙霞新村街道茅台路364弄124号-126号、136号-141号及沿街商铺,闵行区吴泾镇东川路333弄紫竹半岛小区,闵行区颛桥镇北松公路489号蹦床乐园列为中风险区;将长宁区仙霞新村街道、闵行区吴泾镇、闵行区颛桥镇的其他地区列为低风险区。

▎长宁区公布感染者轨迹

长宁区常务副区长岑福康介绍,今天,长宁区报告1例社会面发现的阳性感染者,我们立即启动了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机制,全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风险人员排查、环境采样检测、隔离管控、相关环境终末消毒等防疫措施。具体情况是:

刚刚介绍的阳性感染者1,女性,27岁,居住于长宁区茅台路364弄。近日由外省市返沪,在常态化核酸检测中发现结果异常,经疾控部门复核为阳性,诊断为新冠病毒肺炎确诊病例(轻型),目前已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该阳性感染者此前活动轨迹,除居住地外,主要涉及长宁区娄山关路533号31楼和地下1楼瑞幸咖啡店。

该阳性感染者所涉及的中风险区共有住户172户、298人,现已对该阳性感染者所涉及人员落实管控、对相关风险区域和场所实施封闭管理、环境终末消毒等防控措施。我们将按照中风险区管理要求,认真做好居民各项服务保障工作。

一是严格落实管控措施。对中风险区实行“人不出区,错峰取物”,组织社区工作者、卫生防疫人员、社区民警、物业人员和社区志愿者组建工作小组,开展专人值守、核酸检测和巡逻检查等工作,并对涉疫的楼栋和区域进行终末消毒。

二是主动做好居民生活保障。成立生活服务保障工作专班,发动社区干部和志愿者,主动询问、及时掌握居民需求,全力做好居民日常生活物资保障服务。

三是加强对特殊人群关爱。中风险区内有各类特殊人群71人,其中大病重病14人、独居老人20人、学生15人。针对特殊人群的就医和生活照护需求,落实专人进行服务,及时开辟绿色通道,做好就医配药等服务;对学生,区教育局组织学校逐一对接,安排好线上教学、功课辅导和心理疏导。

闵行区公布感染者轨迹

闵行区副区长刘艳介绍,今天,闵行区报告1例社会面发现的阳性感染者。我们立即启动疫情防控应急机制,全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风险人员排查、采样检测和区域管控,落实相关场所及环境终末消毒等防疫措施。具体情况是:

刚刚介绍的阳性感染者2,男童,12岁,居住于闵行区东川路333弄紫竹半岛小区。在常态化核酸检测中发现异常,经疾控部门复核为阳性,诊断为新冠病毒肺炎确诊病例(轻型),已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该阳性感染者与10月7日报告的一新疆输入相关感染者存在关联,其此前活动轨迹除居住地外,主要涉及闵行区北松公路489号蹦床乐园、莘沥路366弄莘松八村、紫凤路500号上海民办圣华紫竹双语学校。

现已对该阳性感染者所涉及人员落实管控,相关风险区域和场所实施封闭管理,开展社区筛查、环境采样、终末消毒等工作。该阳性感染者所涉及的中风险区现有居民2188户,我们将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一是严格实施管控措施。根据中风险区管理要求,严格落实值守人员,管控期间人员“只进不出”。加强排查、摸清底数,按相关要求、频次开展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

二是落实环境卫生消毒。做好公共区域消毒和清洁,落实垃圾分类清运,做到错峰、专人、全程无接触清运。

三是细化服务保障措施。组织增派志愿者、机关干部、物业服务人员,成立生活服务保障工作专班,及时回应居民需求,做好生活保障、物资配送、就医配药等工作。尤其对区域内16名大病重病患者、26名独居高龄老人等特殊群体开展结对关爱服务。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文 常鑫/图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