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红色题材木偶音乐剧有看头
2022-10-12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上海木偶剧团的红色题材木偶音乐剧《报童之声》引发关注。这部表现报童在上海解放前夕所作地下斗争事迹的作品,被认为对木偶剧的主题创作有诸多突破,并且已经入列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项目。

据上海木偶剧团团长何筱琼介绍,《报童之声》是剧团为建党百年而创作的红色题材木偶剧。这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但木偶表现现实题材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为此他们作了很多努力。一方面走访了“红色小学”报童小学,汲取了部分报童在上海解放前进行地下斗争的感人故事,确保故事的扎实好看;另一方面在木偶剧呈现上也做了很多全新的尝试。包括用3D打印技术让木偶形象变得真实细腻,在剧中角色的偶型设计上,针对人物特点首次运用了“背包木偶”,启用了双色的LED灯泡,可以翻折的衣服等“机关”。这些尝试都受到了观众的一致认同。

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原副主席毛时安看来,《报童之声》是一部具有浓郁上海地方特色的红色题材作品,聚焦小报童,将历史题材与儿童生活与精神世界结合,让报童在上海解放前夕所作地下斗争的事迹得到充分表现,尤其是从中发掘了报童心中的友爱、互助、向往光明的品质。这对于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有很重要的意义。

事实证明,木偶剧同样可以讲好红色故事。国家一级编剧、上海文广演艺集团副总裁、上海剧协副主席喻荣军认为,在《报童之声》身上可以看到多元因素。它既是一部木偶剧也是一部音乐剧,它讲的既是孩子的事,也是上海的红色故事。在剧中既可以看到杖头木偶,又可以看到挑杆木偶和背包木偶,还有皮影、光影等。同时结合木偶的特点突破了传统木偶剧的演绎方式,并且制偶还用到了3D打印技术,各种偶的造型深受孩子喜爱。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评论家刘明厚表示,《报童之声》是一部优秀的、具有较为鲜明的现代戏剧品格和海派艺术特点的木偶音乐剧。它体现了上海木偶剧团一向秉持对小观众负责、制作精品力作的态度与精神。这部戏讲述上海本土的红色故事,把这段不能忘却的历史告诉今天的孩子们,是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的。海派木偶戏向来制作精良,此次木偶制作运用3D打印技术强化了木偶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大胆突破传统木偶剧的形式,人偶同台,以木偶为主体,歌唱为主要表现手段,给观众耳目一新的审美享受。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