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助力“15分钟生活圈”文旅融合,这群大学生提出的建议被落地采纳
2022-10-27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来自上海商学院酒店管理学院的“众人拾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结合“公共服务均等化”和“15分钟生活圈”的概念,最近完成了《文旅公共服务优化布局与服务标准操作手册》的编撰,以旅游管理专业特长助推打造徐汇区文旅公共服务体系,为推进文旅公共服务的布局优化和高质量发展目标建设贡献新时代青年的青春力量。他们的部分建议,已经被相关文旅部门推进落实。

  青春接力推进布局优化  

实践队实地考察徐家汇源、宋庆龄故居、衡复风貌区、徐汇美罗城商场等10余处徐汇文旅公共服务场所,并充分收集市民、游客与网络评论,以此研究市民游客的多重需要。

团队成员陆菁婕和邱晓雯基于数据调研发现,各类服务设施基本都在徐汇区北部聚集,南部分布数量明显少于北部。同时,市民游客对徐汇区文旅公共服务体验主要集中在历史文化纪念馆寻访,能够展示徐汇区文化的场馆建设完善,但在一些专业性站点服务方面,市民游客并不能及时寻求到帮助等。

团队成员成啸天和曾璐婷以文化赋能城区治理的发展思路,就此融合数据支撑以及实地调研,针对徐汇区范围内的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及其他公共设施、线上服务等资源进行空间形态、市场需求上的分析研究,分别从管理理念和管理实践两个层面,探讨徐汇区文化旅游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差异性布局,设计出共计32000余字的《文旅公共服务优化布局与服务标准操作手册》。

团队介绍,该操作手册结合POI信息点数据的集中度和交通可达性,科学分析徐汇区重要文旅板块的中心位置、空间角度的可达性和距吸引物距离与市场角度的服务需求和知名度、美誉度,将现有资源精准划分为旗舰点、合作点、枢纽点和快捷点这样的四级站点分布,以保证公共服务的精准、及时、透明、权威,实现文旅公共服务360度嵌入,进一步发挥文旅融合后1+1〉2的效应,从而实现更高层次的有机和深度融合。

  部分建议已被文旅部门推进落实  

为进一步规范和提升徐汇文旅公共服务布局、能级和水平提出参考思路和方案,促进文旅公共服务的便捷性、品质和多样的供给方式提出新的要求与思路,团队成员张蔚蔚、吴伟轶和阮铧庆还在夯实徐汇区现有徐家汇源、衡复历史风貌区与徐汇滨江-西岸三大特色板块发展的基础上,编撰《徐汇区文旅公共服务设施智“汇”测评报告》,用以对内部公共服务设施进行评分,直观展现测评感受。

在将调研报告递交徐汇文旅局后,同学们还收到了让人倍感振奋的反馈。“在调研期间,我们针对徐家汇源景区标识牌不醒目这一情况向徐汇区文旅局文物科反馈,职能部门根据建议进行了优化调整,目前已在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商铺等地增添旅游宣传信息栏,便于市民游客清晰辨识,同时进一步增强这方面的智能化水平。”此次大学生实践团队负责学生邱晓雯说道。

目前,徐汇区还进一步开展“数字公话亭”试点布局与建设“15分钟社区生活圈”宣传告示牌,希望向市民游客普及徐汇区的便民服务与周边步行15分钟范围内的公共服务,这也是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为市民游客能够更便捷、更多样地获取品质更高的文旅公共服务打下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实践队创设了“汇谈坊”微信公众号平台,着重宣传徐汇区特色文旅活动案例及“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等相关内容,及时更新各设施现状更新进度,用以向大众普及徐汇区文旅公共服务,提升其知名度,使市民游客感受公共服务设施优化带来的生活便利。

邱晓雯说,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家研究的文旅公共服务不仅要实现人民福祉,也希望以此为基础,充分融合“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为人民提供多层次、多元化、多样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共建海派家园,乐享智“汇”生活。未来,实践团队也将持续探究与宣传,形成更加具有现实意义与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