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备成一门“行走的党课”,复旦“红色巴士”学习专线启新程
2022-10-29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图

从《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到杨浦滨江、陆家嘴金融城党群服务中心,再到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主题展,伴着周末的秋日暖阳,复旦大学“红色巴士”驶上了研学实践的首发专线。

今天,由复旦大学博士生讲师团联合“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共同发起的复旦大学红色巴士研学实践项目“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专线”正式启动,自此,这群青年师生通过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备成一门“行走的党课”,并对各个党团支部开放菜单式预约的方式,辐射引领全校学生沉浸式研学。

  满载着使命、信仰、期许与理想出发  

满载着使命与信仰、期许与理想,“红色巴士”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崭新的姿态正式开启了沪上之旅。博士生讲师团的新讲师、选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同学们在变身“移动式课堂”的巴士中聆听沉浸式宣讲,在场馆里开展“互动式研学“,在“行走的党课”中深刻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

从《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到杨浦滨江、陆家嘴金融城党群服务中心,再到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主题展,沿着习近平总书记上海足迹、光荣之城的红色脉络,“红色巴士”驶上研学实践首发专线。

党的二十大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写入大会主题,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也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孕育地。“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巴士车缓缓启动,驶向第一站《共产党宣言》展示馆,途中伴随着夏繁同学的讲述,同学们开始了研学实践的第一课。

国福路51号,这曾是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的寓所,修缮为《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后,成为复旦大学乃至上海的红色新地标。习近平总书记曾亲切回信“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勉励大家“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在“星火”队看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是党的二十大主题的一个关键词。作为《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的翻译者,老校长陈望道的一生正是践行伟大建党精神的真实写照。

开启新一轮场馆讲解词修订,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其中,做到讲解词、“回信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三结合,是队员们的最新实践。在“星火”队员廉伟琪同学的讲解下,参加研学的同学们认真聆听,仔细观看,启迪思索。

参观的最后,廉伟琪同学向大家发出号召:我们一定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让二十大精神宣传得更广,讲得更活  

学习不止,步履不停,“红色巴士”紧接着驶往杨浦滨江。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曾来到这里,提出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这个饱含深情的执政理念。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在杨浦滨江公共空间,同学们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足迹,实地感受杨浦区以人民为中心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生动实践,“当前,杨浦区正全力提升滨江城区功能品质,着力打造杨浦滨江公共空间,为市民群众建设更加人性化、人文化、人情味的滨江秀带,努力让来者心动、让观者心悦、让居者心怡”,讲解员陈媛婧如是说。

驶离杨浦滨江后,“红色巴士”还一路东行,载着同学们进入浦东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高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厦、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主题展,让同学们沉浸式感受浦东开发开放30年的显著成就和面向未来的美好愿景。

复旦大学博士生讲师团副团长王琦婷说,研学实践项目通过创新理论宣讲载体,带领学生党、团支部走进上海“光荣之城”的思政大课堂,在巴士车上和红色地标中,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宣讲。沿着总书记的“上海足迹”、“光荣之城”的红色脉络,深入上海改革开放、城市治理、基层党建的第一线,回望这十年、研读新时代,沉浸式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学思践悟二十大,强国追梦再出发。现在起,每周二、周四、周六,该项目将面向全校学生党支部、团支部开放预约,并由复旦大学青年教师、博士生讲师团讲师、“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队员、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成员开展“移动式讲解”;Echo合唱团结合路线设计“音乐党课”清单,在行车期间进行现场演唱。

另据复旦大学博士生讲师团团长、材料科学系2021级博士研究生左宗正介绍,当下适逢复旦博讲团成立20周年,未来一段时间,学习好、宣讲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博讲团最大的政治任务。“除了运营一辆‘红色巴士’,我们还计划组建好一个主题宣讲团,推出一系列导学课和导学PPT、学习手册等资源包,推动二十大精神学得更深,并举办一场主题论坛, 开展一场联合宣讲,让二十大精神宣传得更广,讲得更活。”左宗正说道。

记者了解到,这也是复旦博讲团成立20周年来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本色始终不变、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服务本色从未改变,以及立德树人、教学相长的育人本色从未改变的又一次生动实践。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