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狗丢了找“寻宠师”,95后爱上新职业
2022-10-30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爱猫丢失,提供线索者重金酬谢。”这几年,养宠物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经常可以看到小区群里或者街头张贴这样的小广告。

“宠物救援岗位:宠物搜寻、推理、救援、寻找丢失的宠物。年龄23-36岁之间。请提前了解相关行业,确定有意愿做再联系。(此工作很有挑战。看似简单,实则综合能力要求很高。要求视力无障碍,逻辑思维能力过人,身体素质、综合素质要高)。无固定工作时间。”日前,记者在某网络招聘平台上发现了这样一则新奇的招聘信息,“寻宠师”不知不觉成了年轻人青睐的新职业。  

 ◇ 蛛丝马迹中寻找宠物 ◇ 

    记者了解到,从事“寻宠师”工作的大部分是有家有宠物的年轻人。李文涛是寻宠科技上海分队的队长,家有爱猫的他曾经丢过一只猫,心急如焚,后来在楼上三层找到了猫咪。

在从事这行前,他当过质检员,从事过营销工作,后来误打误撞接触了这一行后,才发现寻宠比想象中要难。“首先要扩散消息,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扩散宠物失踪的消息。有的主人只在自己朋友圈扩散消息,这样效果有限。狗喜欢跑,活动的半径大,和猫不同,有次我去找一条狗,仅仅半小时它就跑了三公里。另外时间窗口很重要,失踪的时间越长寻找的难度越高。”

有一次,李文涛接到一个案子。主人称晚上6点的时候猫还在家,但晚上8点回来爱猫就不见了。他和队员确认了一遍主人家里的窗户、门都关好了,断定猫还在家里。谁知翻箱倒柜找了一整天毫无收获。寻找工作一时之间遇到了瓶颈,李文涛做了一个大胆假设,猫自己打开了一扇窗,钻出去后窗自动关上了。房间位于12楼,如果是掉到楼下的话,可能会伤亡,但在一楼四周也没有发现猫的尸体。此时距离猫失踪已经过了一天一夜。考虑到猫最喜欢躲藏的地方是杂物堆等。李文涛在楼梯道的负一层杂物间寻找。杂物间放了很多板材,结构也比较复杂,第一次寻找没有发现猫的踪迹,他折回去找了第二次才找到。

已经从事这行两年多的“寻宠师”刘艳平是一名95后,家有三只猫的他十分能理解宠物丢失的焦急心情。“每次帮人找到宠物就有种成人之美的成就感。”

他曾接过一个案子,有条柴田犬失踪了快半个月,他接手后将消息四处扩散,每天会收到许多不同的线索,再挨个核实。最后有家宠物店的人提供了一个有效线索,称有人带狗来洗澡,那只狗的外貌和失踪的那只相近,又不怎么听“主人”的话。于是,他和主人根据线索在狗狗出没的地方蹲守,发现狗狗原来是被领养了。

时间长了,他摸索出了不少规律。“寻狗的话主要是扩散消息找线索,查监控,了解狗的习性,比如主人经常到哪溜狗,走哪条路线,平时喜欢干什么,有没有撒尿留记号的习惯。猫则要分性格,有的猫比较亲人,被领养的可能性较大。大部分猫比较胆小怕人,如果不亲人的话,要往阴暗一点的地方去找。狗的话可能一跑就是二三十公里。除非品种犬,大部分中华田园犬未必会被领养,也不会被喂吃的,时间长了就十分棘手。只能通过外卖小哥、路人寻找线路,再通过监控去查。”

除了耐心仔细寻找外,类似热成像仪、生命探测仪、无人机等设备也会被应用到搜救过程中。

 ◇ “寻宠师”对身体素质要求高 ◇ 

在入这行前,95后“寻宠师”刘天林只知道这是个新职业,当他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工作时,大家都觉得很新奇。

做这一行难免要全国各地跑,工作快三年的他已经出勤了100多单,成功寻找率在80%左右。当然,也有失败的案例。他告诉记者,自己遇到过几单,当赶到的时候宠物已经身亡。在武汉他曾负责寻找一只蓝猫,已经丢失了四天,主人最后不得不求助于专业人士。“我们判断它是从24楼高空坠落后受了内伤,我当时找到它的时候,看样子刚身亡三四个小时。主人得悉后痛哭流涕,如果早一点找到它的话可能就能避免悲剧发生。”

做这一行对体力也是一大考验,为了找猫,他经常在小区的几百辆车车底下翻找,累的腰也直不起来。正常的“寻宠师”一天工作9个小时是常态。有时候得到宝贵线索,即便工作时间到了,他也会加班跟进。有一次,他持续28小时没休息,终于帮主人找回了爱宠。“搜救的黄金时间摆在那里,不可能9个小时工作时间到了,我就下班了。可能睡一觉,线索就断了。我们基本属于24小时待命。”

“对于主人来说,真的是‘猫(狗)命关天’,作为一名家有宠物的主人,在寻找的时候会把自己代入进去。”刘天林透露说,自己曾有一名师傅,把自己带入行。但每个职业都是实践出真理,可能上一单用这个方法适合,下一单就完全不一样了。如今“阅猫无数”的他成了半个宠物专家,对各种品种猫狗的习性都略有了解。

刘天林大学时读的是工商管理,已经26岁的他透露说,以后做不动了可能会考虑转行。因为作息不规律,他入了四次院。

李文涛则表示,“寻宠师”在招聘时不看重学历,首先个人身体素质要好,尤其视力要佳,做事不能太死板,有自己的逻辑,因为经常会根据实际情况临时更改方案,要有判断力,有责任心,喜欢宠物,有爱心。 

 ◇ 从单枪匹马到扩大团队 ◇ 

记者找到了寻宠科技的创始人宋志龙。宋志龙是一名退役军人,退伍后一直在网上开店卖书。2018年中秋节的时候,家里的狗突然走丢了,怎么都找不着,妻子和狗的感情很深,每天以泪洗面。当时宋志龙想着要是能有专业机构帮忙就好了,可是遍寻无着。于是,他只能自己找了整整三天,终于在路边绿化带里找到了狗。

这次之后,宋志龙发觉寻找宠物有很大的市场需求,2019年3月,他的创业项目定位为寻宠。起初,他单枪匹马干,随着单子数越来越多,他有段时间几乎全国各处飞。有次他去杭州找蓝猫,将小区每个楼都爬了个遍,最后在一间常年上锁的危房发现了猫,但猫的警惕性很强,到处跑。宋志龙不敢跑,因为屋子的破败得太厉害,稍有不慎就会坍塌。为了捉到蓝猫,他在危房里待了整整3个小时,身心俱疲。回到酒店后,连包都没卸就昏睡过去。没睡多久就被当时兼任客服的妻子打电话叫醒,提醒他第二天还有西安的一笔订单。第二天一早,宋志龙强打着精神奔赴机场,在候机室明显察觉到心脏异常,感觉人站不住了。种种压力叠加在一起,他也因此落下了病根——肝气郁结,经常性的头晕目眩。他意识到需要要组建团队,要配备优良的装备。

首批员工是喜欢宠物的爱心人士,但这个做法很快就被证明是错误的。初期的团队成员没有耐心、没有责任心、不够专业、应变能力不足。很多时候队员称找不到,宋志龙一过去就能找到,宋志龙感觉比单干还累,病状也在持续恶化。

他试着在各种网站上广撒网物色合适的人选,一开始石沉大海没人理他。后来好不容易有一批退伍军人来应聘。几经周折,通过在全国各地招募人才,已经有30多人成为“寻宠师”。

为何新职业难招人才,记者采访了BOSS直聘职位分析师单恭,她表示,新职业成为成熟职业,需要什么技能,是一路摸索、不断迭代的。职业发展初期,创业者往往不知道“我要招谁”,求职者只能看到专业、工作经历相关的岗位,不知道有这些新职业。这是因为在旧有的简历投递模式下,两边配对的原理是:人才被分成学历和工作经历,职位被分为待遇高低、品牌知名度与岗位要求,但这种维度比较粗,会有很多损耗。所以很多像“寻宠师”这样的新职业,发展的最大阻碍不是没有市场需求,也不是没有愿意干的人,而是没有找到“过渡型人才”。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