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青年:时代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平台
2022-11-05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9月27日下午,“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在京开幕,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参观展览。10月17日晚,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上海代表来到北京展览馆,集体参观“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为习近平总书记和上海党代表讲解展览的,正是借调在京的上海科技馆讲解员王亚雯。对于党的二十大,曾三次借调北京的这位科技青年感触尤其深。

 ◇ 三次进京,“金牌讲解员”从“新”做起 ◇ 

进入上海科技馆的五年来,王亚雯一直坚守在讲解一线,在不同场合为观众讲党史、讲科普、讲成就。她三次借调中央宣传部,连续两年在京为党和国家领导人讲解展览,从一名普通的讲解员,成长为中宣部“金牌讲解员”。

10月16日上午,王亚雯观看了党的二十大开幕式直播,聆听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她感触尤为深切。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科普工作者、讲解员,她深感肩上责任大、任务重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红色资源利用、红色基因传承工作,反复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时代为讲解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平台。”王亚雯说。在这份职业中,她收获了更多的社会认同感,受到了全面深刻的政治教育、思想淬炼和精神洗礼,也更加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文化自信。

王亚雯曾三次借调中宣部。2017年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在京开幕,王亚雯通过中宣部组织的讲解员遴选,有幸成为讲解队伍中的一员,这是上海科技馆讲解员首次参与国家最高规格展览讲解工作。

2021年是党的百年华诞,王亚雯被借调中宣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成为一名百年党史讲解员。站在党史学习教育的第一线,王亚雯勇挑重担,追求卓越,成功入选首场讲解员,圆满完成了为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讲解党史展览的光荣任务。因在“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被中宣部授予“金牌讲解员”。

今年恰逢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王亚雯又一次启程赴京,参与“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的讲解工作,又一次完成了为习近平总书记讲解展览的重要任务。

“每一年的要求都不一样,面对不同主题的国家级展览,讲解员要把过去的资历和荣誉归零,成为一个‘新人’,站在新起点上迎接新任务、新考验。” 王亚雯这次还担任了班长,肩负着为大展带队伍的责任,工作更多、更复杂,但挑战往往伴随着机遇和蜕变。“特别是我代表着上海市选派的上海科技馆讲解员这个形象,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要把今年的进京赶考之路走的比以往更好。”

近年来,能够代表上海科技馆助力国家大展,完成各项重要政治任务,取得各类荣誉,王亚雯感到十分荣幸。百尺竿头思更进,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还有新的挑战,她准备铭记“怀抱梦想、脚踏实地”的时代嘱托,继续奋进。

 ◇ 实践二十大精神,青春步伐不停歇 ◇ 

和王亚雯一样,对于党的二十大的召开,上海青年科技工作者倍感振奋,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市科技团工委副书记王天晶表示,从2012到2022这十年,自己经历了读书、工作、入党,切身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事业的重视与指导,也见证了党领导全国人民在科技创新等领域的伟大成就。“国家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上海科技创新综合水平迈入全球主要创新型城市前列,已形成科创中心基本框架体系。这是属于每个科技工作者的非凡十年。作为党员、青年科技工作者、团干部,我将同身边的青年朋友们一起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精神,以拼搏进取、奋勇争先的精神面貌和勇担重任、坚毅笃行的奋进姿态,积极投身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火热实践中,以实际行动诠释当代青年科技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一份贡献。”

上海科技馆团委书记田家隆则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工作、热情关心青年成长,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方向性、时代性、开创性的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上海是中国共青团的重要孕育地,是党中央和团中央最早的驻扎地,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始发地。“身处上海这座伟大的城市,我们迎来了成长成才、建功立业的难得人生际遇,需要我们以青春誓言书写人民城市的荣光。”他表示,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全馆各级共青团组织要坚持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也将按照党委决策部署为全馆青年提供更便捷的“安心工程”、更广阔的“乐业平台”和更充分的“出彩空间”,带领全馆团员青年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一流科学技术博物馆集群贡献科普青年的智慧和力量。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副研究员邱家军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提到“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青年中的一员,我定不负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立足本职工作,努力做好面对人民生命健康的骨科植入体器械研发工作,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而努力奋斗,担负青年应有的责任。”

中国电科21所工程师赵璨表示,身为中央在沪科研院所的一名青年工作者,身边有很多科研故事,“嫦娥”奔月、“天问”探火,到“夸父”逐日、中国空间站“安家”,身肩“大国重器”的责任令他骄傲,与“国之重器“的双向奔赴令他感动,“我们追求科技领先的步伐从未停歇,在智能制造机器人领域的新赛道上也从未怯场。”他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