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大格局”共议枢纽建设,“开放享未来”2022虹桥HUB大会亮相进博会
2022-11-06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常鑫/图

今天,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论坛暨2022年虹桥HUB大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召开。2021年2月,国务院批复《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拉开了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建设加速推进的崭新篇章。

本届大会以“开放享未来”为主题,“以开放看枢纽,枢纽在虹桥”为主线,邀请国内外顶级学者和产业领袖,以开放中的枢纽、战略中的枢纽、发展中的枢纽为着眼点,展现高水平开放的时代机遇、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彰显开放主旋律,凸显枢纽新价值。大会始终贯穿“高水平”和“高质量”两大时代主题、紧密链接国内国外两个扇面,并融合学界和业界跨界智慧,以“彩虹桥”架起双向链接快车道。

  着眼“大格局”,共议枢纽建设  

本届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论坛暨2022年虹桥HUB大会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共同主办。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总书记在本届进博会开幕式视频讲话中指出,开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本届虹桥HUB大会,是全球顶尖学者与产业领袖首次针对新格局下的双向枢纽建设开展的集中研讨。

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托马斯·萨金特(Thomas Sargent)在演讲中表示,人类开展经济的目的源于经济活动本身具有的社会性属性,而汇聚于枢纽则是出于人类的本性。开放和枢纽密切相关,二者相互促进。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认为,城市群、都市圈的发展过程就是增强城市集聚效应的过程,集聚效应就是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应该在城市集聚的人口密度、信息频度和知识浓度方面走在前列,并就此探索提炼引领性的标准。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指出,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在双循环中具有独特作用。同时,他从枢纽的发展形态、发展模式、核心功能、辐射空间四个方面,总结了新发展格局下新技术赋能的枢纽转型特征,并对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门户枢纽功能的系统性重塑提出了宝贵建议。

开发银行行长马可(Marcos Troyjo)惊叹于虹桥2021年以来飞速成长的成绩,表示这反映了企业家对虹桥、对上海、对中国未来的信心。他同时指出,得益于各类政策、规则和制度完善所促进的技术突破和创新,虹桥正在成为一个繁荣的国际经济活动和创新中心,为中国现代化和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关注“双循环”,聚焦双向赋能  

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双向开放、双向联动”是虹桥在“双循环”战略下承载的重大战略使命。对此,瑞安集团主席罗康瑞建言上海致力提升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的核心功能,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双向开放、双向联动”枢纽,打造引领长三角、联通全国各地、链接海内外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贝恩公司中国区总裁、全球董事会成员韩微文则基于商业洞察提出他对于“双向赋能”的见解。他从“空间经济”的角度,阐释了“后城市化时代”枢纽经济对于城市、对于产业的巨大作用,即促进城市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和为企业创造出的巨大机遇。

大会现场各市场主体共话新时代背景下的虹桥国际枢纽建设,聚焦在现代化经济体系中,枢纽对于人才、贸易、数字、资本等核心发展要素的关键性作用。话题讨论环节,身处虹桥、扎根虹桥的企业家代表嘉御资本董事长兼创始合伙人卫哲、万宝盛华大中华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崔志辉、米其林中国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叶菲、百秋尚美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志成、锅圈创始人兼董事长杨明超,共同分享了立足虹桥枢纽,得益开放环境,荟萃全球资源所创造的商业机遇和所取得的发展成绩。

正如红杉中国合伙人周逵在发言中所说,源于枢纽在效率提升上所释放的巨大红利和新型生产力的聚合,虹桥在“四高五新”产业体系的加持下,其优越的产业生态条件可以赋予企业更多的力量。在虹桥这片创新发展的沃土上,他们已经培育了一批成为中国新经济发展坐标的企业,而随着企业大树小苗的竞相成长,也将助力大虹桥的能级的进一步跃迁。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的成绩,正与在本届大会中传递的开放决心、阐释的枢纽价值、揭示的发展信心、沉淀的全球智慧一起,为新征程上长三角区域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虹桥力量”,为全国改革发展大局贡献“虹桥方案”,也为全球开放和区域合作提供“虹桥智慧”。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常鑫/图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