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进 博青春|交大科技登上进博会舞台,交大“小叶子”创新学以致用
2022-11-09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受访者/图 小叶子体验官/视频

在今年的进博会中,上海交通大学共有100名“小叶子”以积极昂扬的姿态出现在志愿者岗位上。除了活跃在志愿服务岗位,交大人还在展馆中为进博贡献力量。

今年,在进博会福建馆福建德化白瓷展台上,展示了由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单爱党、付立铭团队提供的“饮水思源”铜餐具。餐具采用团队研制的1.3GPa级世界最高强度镍铝青铜合金材料制作,强度和耐磨等性能水平较不锈钢制餐具显著提升,同时具备良好的防霉变、抗菌和耐腐蚀特性。与此同时,餐具还采用先进超高强金属表面纵抛技术,保留铜合金材料独有的美观光泽。精美白瓷与高强青铜搭配使用,高颜值和高科技的加持可以让就餐变得更有趣。

“一直以来,这项科技主要是面向船用螺旋桨和海洋工程装备的,此次设计铜餐具的考虑是铜比较美观,又有杀菌作用,但是传统的铜合金都比较软,跟钢餐具比没什么优势,我们这个铜强度超过了一般的钢材,就想着在做一些重要工业零部件的同时,做一些餐具和生活用品,也能把技术尽快地服务到社会大众。”马硕这样告诉记者。

马硕博士是该团队的技术研发骨干,现担任交大校团委兼职副书记,曾担任第二、三、四届交大进博会志愿者领队。本次的创意正源于他连续三年服务进博会时获得的灵感:“进博会上不光有最先进的汽车和机器人,还有琳琅满目的消费品。进博会给我的启示是,高新技术在服务先进装备和设备的同时,也要能够走进寻常百姓家,切实地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在马硕看来,前三年在一线服务保障,今年能够依托自身所学制作展品参与第五届进博会,这也是自己引以为豪的奋进进博故事。

另外,创新和学以致用还发生在很多前期上岗培训工作中。今年,有一批上海交通大学“小叶子”承担了翻译和翻译处服务岗位的工作。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研究生陈欣然曾带领团队研发翻译平台,对翻译系统现状、翻译技术难点、翻译平台研发有着深刻理解,恰好与交大“小叶子”们的岗位职责相匹配。由于很多原理是一致的,为了助力志愿者们更好地完成翻译工作,陈欣然早早地就为大家开设专场培训,详细讲解各类翻译机器和平台的使用、翻译技术分类和壁垒、翻译系统的研发过程等。   

记者了解到,陈欣然和团队研发的翻译平台曾获得“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能在进博会中助力“小叶子”志愿服务,让她倍感荣幸,“严谨踏实、活力进取、守正创新是许多和我一样的交大同学们面对科研任务时的态度,也将是交大志愿者们在服务岗位上展示出的精神面貌。”陈欣然说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受访者/图 小叶子体验官/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