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历进博|他们在这里探讨世界、历史与青春的“联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不把进博会作为“做生意”的平台,在进博现场,他们居然开始探讨起了历史建筑的更新。第五届进博会上,这个高端国际消费品集团的展台上,就开启了这样三场与世界、与历史、与青春的对话。
▼ 与历史对谈 ▼
上海在城市治理上更注重“链接”
11月27日,140岁高龄“张园”西区近16幢历史建筑、2万平方米的一个综合性项目将会全新揭幕。这是在11月5日,法国路威酩轩(LVMH)集团展台所开展的一场“与历史新链接”的对话上,张园更新项目的主要参与者、上海静安置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时筠仑所带来的最新消息。
始建于1882年,张园已经高龄140岁,也是上海现存最完整、种类最多的中后期石库门建筑群,同时又参考了西方的美学,还引进了当时先进的建筑用料,曾被誉为“海上第一名园”,也因此成为了海纳百川的海派文化象征之一。
大家在开放的进博会现场,讨论的话题从对时尚产业的发展到国内外旅行重启的希望,从以张园为代表的历史建筑更新聊到了年轻人在上海的机遇。上海自开埠以来一直是一座擅长将中西融合的城市, 如今也在不断地从传承中创新,这是上海的特质,也是吸引年轻人纷至沓来和愿意留下来的原因。
而从近几十年以来,对于张园这一整个历史建筑群的研究保护,就没有停止过。除了管理者、专家,这一保护性项目也吸引了诸多国际参与者,包括LVMH。担任大中华区总裁的吴越的办公室就在附近的恒隆广场,每天就能从窗外看到140岁“张园”逐渐焕新。
据时筠仑介绍,由于位于南京西路商业中心,毗邻上海的时尚中心,百年“张园”的重生,得到不少国际时尚行业的拥抱,包括LVMH集团。如何让更新改造更适合老建筑本身,又能适应现代需求的功能?这都需要吸取更多领域专家的经验。“这次张园项目还没有开工修建前,就已经早早和我们营运者、品牌方开始联动,我也在这几年有幸被邀请参与出谋划策。”吴越表示。
一幢历史建筑的改建,也要倾听不同方向的声音,上海在城市更新治理上越来越注重情感“链接”,而这也让吴越心有所感。吴越是路威酩轩集团历史上首位华裔高管,也是一名“老上海”。“承载百年历史的张园,本就是东西方智慧交融的精彩典范,而进博会的精神,则代表了中国和世界互联的信心与态度。”这样的“共情”,让他和团队决定在这次进博会上,以此为专题,来一场来自历史和现代交汇的凝望。
▼ 与青春对谈 ▼
年轻人维系着未来社会进步
“每一届进博会,我们都没有把这里当成是‘做生意’的平台,而是致力分享先进理念、注重世界交流。”吴越表示。
11月5日-6日,数位不同领域的业内人士纷纷相聚LVMH进博论坛,大家从与世界新连接,与历史新链接,与文化、与青年新联结这几个维度展开探讨,主持人正是吴越。
在与青年人对谈的这场对话,吴越还特地穿上了蓝色西装,寓意“青出于蓝”。对谈的对象是LVMH集团旗下16个品牌的26位年轻员工,他们中有90后、95后和00后,大多数人的工作经验都在三年以下。
来进博会,不是看展会,而是在一个被所有人可以随时驻留的开放式情境下进行交流,他们很多人是第一次经历。轻松的气氛下,他们也聊起了对职业的热爱,对世界的向往,对于未来的大胆猜想。有些人谈到自己的海外经历,与回国后的感受到的民族自豪,有的从兴趣爱好引申到职业的选择,也有的会谈到与家人对于“时尚是个圈”的交流。
也是在这样的对谈中,让吴越和其他一些更年长些的人士,受到了感染,更了解到了当代中国年轻人对于现实的包容和对未知的乐观与勇敢。虽然只有短短一天,但进博会给了他们“联结”的机会。
第三次参加进博会,精选14个主要品牌参展,展馆面积600平方米。“Reconnection”—— “新连接,新链接,新联结”,正是LVMH在这次进博会展台上的主题。和前两次的进博之旅相似,这次的进博现场,LVMH依然将展会延展出了沙龙的性质,邀请来宾,探讨的问题却正是“展会”本身的内涵——人与人之间的那条线。
“‘联’这个字是有主动性的,要主动地联合别人。”吴越认为,在不同中文字的表达中,“新联结”最为关键。尤其是时尚产业,是年轻人聚集的地方,想要不断发展也得益于年轻人的迭代出现。据介绍,如今LVMH集团及旗下品牌在中国共拥有超过2万名员工,不断有年轻员工的加入。他们在这个领域的专业发展,他们对于城市、文化、个人的态度,都维系着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吴越表示,通过这些对话活动,希望让公众看到国际时尚产业的积极心态,也准备把这四场对话精剪成短视频二次传播,与社会分享“进博之声”。他表示,进博会既是中国了解世界的窗口,也是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进博会不是一般的展会,它是一座跨文化交流桥梁,在商品展陈之外,我们更加希望能借助这一平台,开展更多的文化交流、理念碰撞、情感沟通。”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