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之光为何璀璨?考古纪录片《何以中国》首支宣传片超燃
2022-11-14 文体

大克鼎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跨越近8000年,50件文物及史迹,浓缩在4分多钟的短片中,有沧海桑田的感慨,更有历史和文化的厚重。11月14日,由SMG倾力打造的大型考古纪录片《何以中国》,发布了首支宣传短片《文物正在讲述何以中国》。短片中以精妙的镜头语言所讲述的这些文物,不仅展现着中华文明的璀璨与荣耀,更将中国的历史与未来串联,向千百代来成就今日之中国的祖先们致敬。

凌家滩玉鹰

 ◆ 用文物回溯历史 ◆ 

著名纪录片人、总导演干超曾说:“考古绝不止于开文物的‘盲盒’,而是要‘透物见人’,见到文物背后的人与社会及其演进历程。”

出现在这部短片中的文物,都大有讲究。其中,红山文化玉器与同样现身的凌家滩文化玉器之间颇有渊源,充分印证了中国玉文化的源远流长。而片中的“龙”文物除了玉龙,还有鎏金铁芯铜龙、绿松石镶嵌龙形器等,这些文物正静静诉说着中华民族“龙”图腾的历史——透过短片中的每一件文物,“真实”且“动人”的早期中国社会逐一展现。

青釉剔花牡丹纹双凤壶

短片《文物正在讲述何以中国》不仅展现了中华民族灿若星河的多元文化,还回顾了国家的苦难历史。“也曾悲歌,生灵泣血”“天各一方,生死枯荣”,尽管历经苦难沧桑,中华民族仍然初心未改——自先人起,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已然成为和平与统一的刻骨记忆。正如短片中文字所描述的,“这是祖先曾仰望过的天下,亦是我们去往的光明盛放的前方。”

诗意语言所描述的这些文物,凝聚着先人对中国这片土地的深情厚谊,更是未来每一位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基石。 

三彩骆驼载伎乐俑

 ◆ 邀最强专家集结 ◆ 

不同于世界其他远古文明,独立起源的中华文明能延续发展至今的内在脉络是什么?这个文明古国如此强的韧性和生命力是如何造就的?这些问题牵系根脉、事关“何以中国”。

《何以中国》正是这样一部聚焦于考古实证、历史演进、文明溯源的大型考古纪录片。该片由国家文物局和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上海市文物局支持,中国考古学泰斗严文明任总顾问,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秦岭担任学术总制片人,邀请到诸多优秀的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和重要遗址考古队队长加盟组成专家团队,实现了秦汉考古、夏商周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领域的最强专家集结。

双鸟朝阳牙雕

《何以中国》立足“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的重大研究成果和最新发现,以纵向时间为线索、以中国考古人为师、以百年中国考古的丰硕成果为依托,追溯中国的根基与发源,追寻着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家国一体的形成发展过程。据悉,该片将在不久后登陆东方卫视与观众见面。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