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政70周年校庆主题研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11月15日,在华东政法大学建校70周年校庆日,学校会同上海市法学会召开“习近平法治思想与新时代法学教育”主题研讨会,聚焦新时代法学教育的发展蓝图和法治人才培养方向开展深入研讨,着力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转化为一流政法大学建设的内生力,全力服务法治国家、法治社会、法治政府建设,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凝心聚力再出发,踔厉奋进新征程。
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文显就“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作主旨讲话。他指出,构建中国自主的法学知识体系是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法中国化、时代化的伟大工程,也是法学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通过构建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中国法学将实现从西方理论的“搬运工”,到中国学术的“创造者”,世界学术的“贡献者”的根本转变,是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上海市法学会党组书记、会长崔亚东说,华东政法大学是全国最早成立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门研究机构的单位之一,在深入学习宣传研究阐释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方面一直走在前列,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新征程上,上海法学会将与华政加强合作,共同为上海法学教育的发展和法治人才的培养作出新的贡献。
教育部“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重大专项课题首席专家,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和华东政法大学党委书记郭为禄分别就专项课题研究成果作主题发言。
郭为禄表示,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在法治领域的集中体现,是具有鲜明社会主义性质,习近平法治思想博大精深,内容丰富,逻辑严密,体系完整,对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重大时代课题进行战略思考,是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重要理论指南。“以人民为中心”既是中国特色法治理论的根本价值,又是中国特色法学“三大体系”建设的价值内核。“只有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三大体系’建设才可能避免走西式的老路,我们的法学研究才能真正地接上中国实际这个地气,新时代中国特色法治理论也才能对法治实践起到有效的引领和保障作用。”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叶青在致辞中表示,伴随着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喜讯,华东政法大学迎来了70岁生日。作为新中国创办的首批政法院校,华东政法大学一直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践行“国家有需要,上海有需求,华政有作为”的行动自觉,以国家社会需求为导向,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和探索。面向未来,我们要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在政法院校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引领地位,为中国特色的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评价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弘扬与传播作出积极贡献。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