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者·正青春|毕业后去哪儿?投身家乡建设,追逐“航天梦”
2022-11-17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书写完学业的篇章,未来,要去往何方?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2023届硕士毕业生申宝林作出了这样的选择:回到家乡,签约航天科工第十研究院下属贵州梅岭电源有限公司。

申宝林说,自小就对家乡遵义市有着很浓厚的乡土情结,不仅因为它是红色革命圣地,更因为这座城市充满了昂扬向上的生机与活力。从职业初心、信息搜寻、人生追求、面试准备等方面,申宝林分享了自己的求职经历。

  == 回乡追逐“航天梦” ==  

申宝林是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2023届硕士毕业生。作为一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申宝林自小就对家乡遵义市有着很浓厚的乡土情结。他觉得,这不仅因为它是红色革命圣地,更因为这座城市充满了昂扬向上的生机与活力。

从找工作初期,他就有回家乡工作的计划,期望能为家乡的建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之后,申宝林参加了航天科工第十研究院下属贵州梅岭电源有限公司的校园招聘活动,深感其与自己大学期间的“航天梦”相契合,并且所招岗位与自己的专业相匹配,最终与该公司签订了就业协议。

申宝林回忆,秋招期间,学校“华理就业领航号”微信公众号每天都会更新很多就业信息,结合自己的课题研究方向“催化剂领域”,他会从其中挑选一些自身觉得合适的企业投递简历,其间也收到了一些公司的招聘意向,但自己内心一直没有忘记回到家乡工作,以及想实现本科期间“航天梦”的愿望。

早在大四备考研究生阶段,正值新中国七十华诞,国庆期间,江苏大学图书馆张贴着“两弹一星”功勋如钱学森、邓稼先、于敏等老一辈科学家的照片,每次经过走廊的时候,申宝林都会驻足观看他们的照片以及相关事迹介绍,他不断被前辈们的爱国热情以及敬业精神深深感动,心中的敬佩之情也越发升腾着。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若能继先生之遗风,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定是一生的荣光”,彼时如是想。因而,当得知家乡的航天科工第十研究院在进行校园招聘时,他便没有任何犹豫,果断选择投递简历。

“努力学习不是为了摆脱贫困的家乡,而是让家乡摆脱贫困。”这段话给了追梦路上的申宝林前进的方向和勇气。“虽然留在上海或许有更多发展的可能,但我认为家乡的建设更需要人才,家乡养育了我们,现在也到了我们回报家乡的时候了。”作出职业选择的申宝林说,自己一定会牢记初心,以己之学,投身家乡建设。

  == 好风凭借力送君上青云 ==  

申宝林说,在求职的过程中,大家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工作岗位不匹配、不满意薪资、工作地点不合适……但要做的是,一定要抱着积极的心态,调整自身状态,为自己心仪的岗位努力,趁着这波招聘的“秋风”,让自己走上职业发展道路,直上“青云”。

从经验来看,在找工作的时候,HR最先注意到的就是毕业生的简历。简历就相当于“脸面”,这是一份浓缩但完整的个人资料,一份良好的简历能快速吸引HR的眼球,能让大家从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

其实,秋招刚开始时,申宝林并没太注意这个问题,投出的简历一度都如石沉大海,后期才意识到,自己的简历制作是有问题的。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他赶紧找到身边一位做HR的朋友,向他请教关于简历制作的技巧,并收到了相当多的建议。

简历正文最好不要使用左右排版;写上自己的期望岗位,让HR对求职者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在实习经历内容中,突出展示实习成果并分条列出,且尽量将其量化;将自我评价前置,分条清晰描述个人基础信息、核心优势、工作经历、技能奖项及其他模块;获奖荣誉要按其重要性依次排列……按照这些建议,仔细修改简历后,效果立竿见影,不久,申宝林就收到了一些公司的面试通知。

至于面试,申宝林也拿出了自己总结出的锦囊——去各大网站查询经验帖,向已经参加过面试的同学取经,了解公司对面试者考察的侧重点,提前准备可能被问到的问题,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回答问题时,要做到逻辑清晰、分点作答,可以给面试官留下做事沉稳有条理的印象。最后,求职者一定要复盘总结,结合自己多次面试的经历,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当下一次面临同样的问题时才能有的放矢,沉着应对。

值此之际,申宝林也想将这些经验分享给同龄人,祝愿大家都能敲开理想之门,一起“职”通Offer。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