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天之语 解物之道——走近李政道”全国巡展首展开展
2022-11-20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图、视频 

“以天之语、解物之道——走近李政道”全国巡展首展暨2022年李政道科学与艺术讲座基金系列活动今天起2023年1月31日在世博会博物馆对外展出。展览以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物理大师李政道的生平事迹为线索,通过图文展板、历史照片、原创多媒体展品、实物展品、互动装置等形式,全方位揭秘其辉煌的学术成就、神奇的物理人生、突出的科教育人贡献和丰硕的科艺育人成果。

 ※ 李政道与上海世博会再结缘 ※ 

此次展览展出地背后是李政道与上海世博会的一段渊源。2010年6月20日,李政道受邀在无锡举办的上海世博会“科技创新与城市未来”主题论坛做《世搏始博》主题讲座。在他看来,人类的历史就是和大自然搏斗的历史,世博会展示了我们和自然搏斗的硕果。而今,时隔12年,“以天之语、解物之道——走近李政道”走进世博会博物馆,开启其在全国巡展的第一站。

“以天之语、解物之道”,这是李政道的毕生追求,更是他的人生写照。展览从李政道捐赠给李政道图书馆的8万余件档案藏品中精选333件文献、手稿、信件、实物和科艺画作,首次向公众展出。其中有珍贵原件48件,包括CUSPEA英文试卷出题所用打字机、1981年CUSPEA考试准考证、李政道研究θ-τ之谜时的手稿等。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参观者通过展览能够更加深刻地体悟李政道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从顶尖科学家事迹和精神中汲取力量,让了解科学、感悟科学家精神成为社会风尚,让刚刚触及物理知识的青少年们深入科学世界、树立科学报国志向。

此次展览开创了五个首次:李政道人物展首次走出上海交通大学校园;首次从“科学成就”“笃行育人”“物理人生”和“科艺融创”四个板块,全面展示李政道先生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和为国育才的奉献精神;全展共设214个展项,其中132个展项为首次公开展出;诺贝尔奖章和证书首次在李政道图书馆以外的场所公开展览;首次采用“游戏+科普”的形式,诠释李政道的诺奖成就。

 ※ 一串神秘数字密码展现多面人生 ※ 

“1926-24-30-31-1987-915-321”,从一串神秘的数字密码开始,展览回顾了李政道各个人生阶段的主要事迹。

1957年,31岁的李政道因发现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定律,与杨振宁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开启了其传奇、多面的物理人生。从高处俯瞰,展览整体造型呈动态旋转、互相缠绕的太极图样式,其设计灵感来源于李政道与著名画家吴作人为1988年举办的“二维强关联电子系统国际会议”创作的会议主题画《无尽无极》。

展线融入了宇称不守恒的概念,诺奖展示区、人才培养树、科艺展示集群三个核心“展眼”沿着展线均匀分布,积蓄的力量感喷薄而出,象征着李政道一生致力于探索宇宙万物奥秘的坚定信念。展览由“细推物理”“结草衔环”“物理人生”和“科艺融创、美美与共”四个单元构成。

作为享誉世界的物理巨擘,李政道以物理学为自己的生活方式,一生都在践行着“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的科学家精神,在基本粒子理论、量子场论、天体物理、核物理、流体力学、统计力学、凝聚态物理等多个物理学领域,做出具有开创性和里程碑意义的研究工作。

笃行育人、为国育才的拳拳赤子之心也在李政道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科学的春天”到来后,他频频回国全力投入到国内科学与教育事业的建设中,积极推进中国科学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为科技人才培养制度制定献计献策,在人才培养、科教发展、先进科学装置、基础研究基地等众多方面为中国科教事业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展览中心区域,矗立着一棵巨大的“人才培养树”。树干处用多媒体显示屏全面展示了李政道推动或设立的各项人才培养项目辐射到的学生信息。立德树人数十载,这一场景也寓意着在李政道科学家精神的持续感召下,一代代青年学子薪火相传,为突破科技“卡脖子”难题攻坚克难,不断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之路。

李政道还是“科艺相通”理念的传播者和实践者,通过展览,观众朋友们可以看到他在科学与艺术融合实践道路上的探索之旅,他与李可染、吴作人、黄胄、华君武、吴冠中等多位艺术大师联合创作的一批深赋科学内涵的科艺佳作,与这些艺术大师们交往的趣事,以及历届科艺大奖赛主题画作和获奖作品都有所展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图、视频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