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倾听沉睡150多年的古船醒来的述说
2022-11-21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郦亮

长江口二号古船,11月21日凌晨在长江口水域成功实施整体打捞出水。未来几天,古船将由“奋力轮”带入杨浦上海船厂旧址1号船坞。这艘在水下沉睡了150多年的古船,将开始它的新生。

长江口二号古船是目前国内水下考古发现体量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木帆船。根据古船年代和长宽比例推测,这艘清代同治年代的古船可能是沙船,这是我国沿海海域水下考古首次发现此类船型。沙船是清代晚期上海港的典型船型,也是上海市市标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江口二号古船的发现,印证了上海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港口城市,更是近代上海作为东亚乃至世界贸易和航运中心的珍贵历史见证。

应该说长江口二号古船在此时被发现并被成功打捞并不是偶然,因为正是如今这个时代,我们拥有了迎接古船重见天日的科学技术和手段。我们综合运用多波束声呐、侧扫声呐、BV5000全景三维声呐和超短基线精确水下定位系统等技术手段方法,全景式展现了沉睡海底的古船全貌。我们采用世界首创的“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迁移技术”对古船进行整体打捞迁移,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古船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如此复杂和先进的考古探索,这在过去是无法想象的。而这一切恰恰充分展现了中国高端制造能力、水下工程技术与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完美结合,为国际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中国案例、中国模式、中国经验。

根据规划,长江口二号古船驶入杨浦上海船厂旧址1号船坞之后,这里将会成为“长江口二号古船博物馆”。古老的船只将等待人们的到访,它将向观众,讲述一座城市的荣光,讲述时代的沧桑巨变,讲述科技的突飞猛进,讲述生活于今天的幸福。对青年观众来说,这是一个亲近中国考古文化的重要契机,是提升我们在中国传统文化领域和现代考古科技领域的志气、骨气、底气的重要时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而长江口二号古船的发掘正是一次卓有成效的实践,将“文物考古大发现”、“公众教育大启蒙”、“科学创新大集成”融为一体。古船无疑就是一个窗口,青年人透过古船可以读懂我们的城市,读懂我们的国家,也可以读懂我们的未来。

文化自信从来都是具体的,其源自于一桩桩事件,一件件实物。长江口二号古船就是这样的例证。它已经成为我们文化自信的一个生动注脚。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郦亮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