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加强党团队一体化建设,静安将打造初心传承之路和先锋广场
2022-12-04 上海

【编者按】

如何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到青少年工作中去?需要共青团持续做好为党育人的工作,进一步做好“党团队一体化”育人模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上海各级团组织始终聚焦学生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全链条传承红色基因。从12月4日起,青年报将推出“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系列报道之党团队一体化建设主题报道,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为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方面,基层团组织是如何做的吧!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12月4日上午,“学习宣传二十大精神”未成年人宣讲地图在静安区南京西路街道首发,用少年儿童听得懂、记得住、能宣讲的方式,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可感可触,按图索骥。这是静安共青团为进一步加强党、团、队一体化建设,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促进少年儿童自主自动组织管理的又一次创新实践。

除了打造“领巾小先锋”品牌项目,重点推动少先队工作社会化、打造“15分钟幸福圈”外,静安团区委近期正在对中共二大会址到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遗址周边街区开展城市微更新,通过艺术与设计的融合全面展示党领导下的青年运动,打造联通中共二大会址到团中央机关遗址的初心传承之路和先锋广场,为党团队一体化提供仪式教育的场所。今后,还将开展“国旗下成长”主题活动,构建新的青少年教育基地。

打造先锋广场红色地标,形成党建带团建坚固纽带

“红色的中国一定会出现,我们的理想一定会实现。”在今年静安区区庆祝建队73周年主题活动上,少先队员们正通过戏剧盒子的形式演绎辅德里625号的故事,表演动作虽略显稚嫩,却充满了真情实感。

辅德里625号就是曾经的中共二大会址。时光回到百年前的辅德里,它的周围相同的石库门房屋连排连幢,毫不引人注目,且深巷内前后门均可通行,在当时严峻的环境下,便于应对突发情况,及时疏散,成为许多有志青年的汇聚地。

而就在中共二大会址一街之隔处,便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遗址,其位于原大沽路356—357 号,门牌后来为400—402 号,现位于大沽路成都北路路口的中凯城市之光裙房与街角花坛之间。原房屋是两幢沿街并排的旧式石库门建筑。

静安团区委书记吴佳妮介绍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遗址是共青团临时中央局从渔阳里退租后的当年办公地点,是在共产党正确领导下,筹备团一大和指导全国建团的重要场所。施存统、张太雷等共青团创始人都曾在大沽路领导青年革命斗争,对共青团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作为渔阳里之后的青年革命大本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大沽路356-357号完成了团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体系的建立。在这里确定社会主义青年团为信奉马克思主义的团体,通过《先驱》发布青年团首部团章和纲领,也是青年团正式成立后首个团中央机关所在地。“尽管大沽路这段历史时间不长,但意义重大。”

经过调查和实地考核,在团市委和区委区政府的指导下,静安区团委拟将在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附近打造上海共青团——先锋广场红色地标,作为渔阳里之后的青年革命大本营,通过对周边绿化进行升级改造、树立主题雕像、设置纪念地刻等方式,从空间上打造一条从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到团中央机关遗址的主题步道,从精神上形成一条党建带团建的坚固纽带。

“中共二大会址是首部党章诞生地,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遗址是首部团章的正式对外发布地,两地仅一街之隔,遥相呼应、百年守望,正是革命传统薪火相传、红色精神一脉相承的最好见证。”在吴佳妮看来,团区委将依据“党建带领团建”的红色历史脉络,突出共青团“永远跟党走”的初心使命,释放静安区的红色资源集聚效应。

据介绍,打造后的先锋广场将成为青少年教育基地,开发配套沉浸式情景党团课,成为JA37民星讲师团和红领巾讲师团讲好静安红色故事的主阵地,举行“国旗下成长”少先队升旗仪式、集体入团仪式等系列活动,回顾百年团史,传承革命薪火。并将强化大沽路遗址的体验功能,通过现场教学等教育形式充分发挥遗址的教育引领作用,彰显上海共青团红色基因,形成“中共一大至渔阳里”和“中共二大至大沽路”交相呼应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共青团组织在上海指导全国建团并蓬勃发展的光荣历程。

开发“红蕴静安”系列课程,把红色场馆搬进教室

“我眼中的科技之美,是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发射的震撼,我要好好学习,努力加入科技强国大军青年队伍。”静安一中心小学的涂子隽在“喜迎二十大 探寻精彩答卷”主题活动中,自拍自剪录制了一段VCR,探寻作为少先队员如何用实际行动来传承初心梦想。据悉,静安团区委线上线下同步开展静安区“国旗下成长”暨红领巾巡讲团少年版宣讲活动,活动累计征集了近千部VCR作品。

在开展静安区“国旗下成长”暨红领巾巡讲团少年版宣讲活动中,静安团区委深入开发“红蕴静安”红色场馆少先队活动系列课程,创新打造《光影·先锋故事“偶”来讲》红领巾创意戏剧盒子微课堂——静安少先队活动课程资源包,深入校内课后服务,通过制作系列视频课程,提供“领巾小剧场”制作攻略学习;以情景队课的浸润式体验形式,提升双休日校外场馆参与仪式感。让孩子不出课堂就能真实了解红色故事,引导更多少先队员“人人争当讲解员”,知道故事里的细节,细节里的精神。据悉,该项目覆盖全体队员,总参与数达到 44421人次。

不仅如此,静安共青团还加强与区域共建单位合作,整合区内校外实践点位资源。绘制涵盖全区140个点位的实践地图,建立社区大、中、小队的三级体系,发布《静安区社区少先队入门宝典》。在学校、社区、社会三维空间中推出“静安红领巾行动”十大特色区级活动项目,不断延伸伙伴计划,将区域化团建单位、红色教育基地等纳入少先队社会化实践基地,积极搭设校社沟通平台,达到评价共认、阵地共用、活动共办、队员共育的目的。

“我们希望让每一颗种子都成长为参天大树,让理想信念的‘种子’在静安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吴佳妮表示,下一步,团区委将持续围绕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到青少年中去,以青少年声音讲述中国故事,以青少年力量践行红色传承,以青少年风貌展示中国气魄,不断增强时代新人的使命感、责任感,赓续红色血脉。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