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戏剧之美激发青年学子的创造力
2023-01-01 生活

婺剧《大破天门阵》。 新华社 图

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戏剧一直具有无与伦比的娱乐、教育和治愈的力量,等待着青年人带着创意与技术来汲取营养。由演艺大世界和青年报社联合主办的2022长三角青年文创设计大赛分赛:第二届演艺大世界文创品设计大赛目前已完成作品评比,收到来自长三角多所高校和创意机构的参赛作品近200件。记者日前采访了浙江师范大学的参赛师生,他们向记者讲述自己的参赛故事,从戏剧演绎中获取信仰的力量,在创作过程中追逐家国情怀、传统美学和价值追求。

青年报记者 孙琪

教学之道

激励、唤醒和鼓舞

日前,浙江师范大学的学生们在王陈辉老师的带领下,认真地完成了4个主题十多件参赛作品,从青春时尚的角度展现浙江婺剧的博大精深之美,且颇具时尚和实用性,令外界欣喜不已。

王陈辉现任浙江师范大学艺术与科技专业主任、文化创意设计工作室负责人、“码客工场”学分制社团导师。他是教育部“非遗研培”项目授课导师、浙江省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曾获浙江省“万名好党员”、浙江省大学生学科竞赛优秀指导老师等荣誉。如何潜移默化地在学生心里播撒下一把饱满的地方戏曲种子,让非遗文化与年轻人形成同频共振,是王陈辉与众多高校艺术老师们面对的重要课题,参加文创大赛,是他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们教学的艺术之道。

参与实战,与超一线城市选手比拼,借助大赛平台,推广浙江非遗文化婺剧的艺术之美,是王陈辉带领学生们参与第二届演艺大世界文创品设计大赛的初衷。他告诉记者,他带领学生们多次参加青年报社主办的文创大赛,只因这些赛事都颇有新意,不少项目都是站在世界超一流城市大背景下创设,可令学子视野更加宽广。他们利用“创意午餐汇”这种独特方式,将各年级学子召集在一起,大家围坐一桌,开展小组构思,汇聚创意。王陈辉则辗转于各个小组,与同学们一起交流设计方案,帮助大家修改、打磨设计图纸,传授制作工艺,给予专业指导,助力同学将天马行空的创意落成现实,最后转化为产品。“我希望同学们可以多与时代前沿有所联系,进行一种更深度的学习。作为老师来说,也是一次学习和提高的机会。”

数字时代

拥抱,教学互长

上海人对浙江婺剧并不陌生。

浙江婺剧近两年就多次来沪”走亲”:比如2021年10月,浙江婺剧团应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邀请,参加“演艺大世界 艺聚大上海”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借助此次大赛平台,浙江师范大学的学生们展现出灿若繁星的艺术创想,让婺剧与演艺大世界产生了许多奇妙的碰撞。比如李萌、贾琛瑜、马忻怡等同学创作的《八仙赐福》系列文创,素材取婺剧名篇《文武八仙》,学生们先将戏剧人物进行了二维化的提炼,接着将这些形象应用在口罩等不同的产品中,十分巧妙;关小圆、张可心、陈柯颖等同学创作的《以武会婺》,更是发挥了Z世代的想象力,很多戏迷一眼能认出它是以婺剧武戏《龙虎斗》赵匡胤和宇文成都为原型,但创作者寥寥几笔抓住人物脸谱最鲜明的要点进行创作,再应用于滑板等体育用具,把戏剧的变成体育的,传统的变成现代的。《My name is婺潮》更是通过Z世代想象力演绎了一把“潮”“炫”“酷”,一件件独一无二的作品,无论形式简单、复杂,都让观看的人感受到了学生们对戏剧文创的创作热忱。

王陈辉对学生们的表现也十分满意,“这次比赛项目里有数字藏品项目,说实话,这时候学生们是我的老师,学生对新事物的把握和接触比我们老师要快,是学生们在带领我们去接触、探索这些新鲜领域,这时我们就是师生共创,师生共学,亦师亦友。”让王老师更骄傲的是学生们在比赛中快速成长,并勇敢表达文创的理念。“Z世代有种观点:任何文化要与生活与消费紧密相连。”王陈辉认为唯有如此,才能使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此次文创赛道即将进入尾声,王陈辉表示,已在心中扎下戏剧种子的00后学子们仍将用戏剧为青春代言,用戏剧点亮自己的国潮梦想。

青年报记者 孙琪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