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补液位开吸氧吧,让居民15分钟看上病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
“我们发热病人最多时每天有500多人,现在人数有所下降。”病人慢慢减少,让浦东新区泥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董克清松了口气。
面对激增的病人,泥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了全方位的“升级”。
“我们的诊间从2个增加到5个,补液位从40多个增加到70多个,还开设了吸氧吧,满足患者氧疗服务的需求。”董克清告诉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泥城镇还有2个服务站、10个村卫生室,原来周末休息,现在一周全开,“让村民15分钟看上病。”
据统计,泥城镇65岁以上老年人有1.5万,家庭医生只有33位。就是这33位家庭医生,累计服务65岁以上阳性居家管理的老年人2200多人。镇里采用网格化管理,每个村居都有家庭医生负责,部分未签约的居民由辖区家庭医生负责管理。
“我们把65岁以上老人分为红黄绿三色采取分级管理,红色是重点人群,由家庭医生团队进行分级服务,包括健康指导宣教,做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等健康检测,如果血氧饱和度低于93%病情加重就转诊,并且提供送药上门服务。”董克清介绍说,根据病情,有重症倾向的要转院,无症状、轻症在社区接受治疗。“家庭医生会对病人的病症进行评估,他们有绿色通道,病人通过家庭医生打120可以优先转诊,我们转诊的上级医院临港六院还有专门的医生对接,目前我们已经转诊了几十个病人。”
记者从浦东新区卫健委获悉,随着上海市新冠感染者的逐渐增多,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面临较大的医疗救治压力。升级诊疗和服务能力,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助力上级医院分流病人。为方便居民在家门口获得新冠治疗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质增能、扩容增效,做好服务。
目前,浦东47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立了“输液吧”和“供氧吧”,为轻症患者提供输液服务和吸氧服务,保障居民医疗救治需求,缓解上级医院就诊压力,让居民在家门口获得发热诊疗等医疗服务。
将上级医院病情稳定、处于康复期的患者转诊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治疗。同时,主动收治社区新冠患者住院治疗,让居民就近获得住院服务。
抗病毒小分子药物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置,优先为养老机构、护理机构或居家老年新冠患者评估后提供治疗服务,对老年人等重点人群防重症促康复。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