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危急关头,家庭医生替独居老人报出住址
2023-01-06 上海

海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扩充输液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秦春

夜晚不敢熟睡,入睡时手里攥着手机,工作时白大褂口袋里左右各揣一部电话,患者诉求及时响应……这是上海市奉贤区西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管科副科长、海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五四分中心挂职干部何思杰近期的工作日常。近日,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采访她时,还听到了一些医生和患者双向奔赴的温暖故事,它关乎生命,同时也十分暖心。

白大褂里揣着2部手机

患者诉求及时响应

何思杰(中)

这天,由于第一批“阳康”同事尚未返岗,海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手不足,何思杰兼职上岗,承担新冠疫苗接种“苗管”“预检”的同时还要接听两部手机,一部是对外公布的24小时咨询热线、一部是对外公布的免疫规划咨询热线。

“当时电话咨询最多的是药物储备情况和配药的问题,以及想来打第三针、打第四针要符合什么条件?还有具体门诊时间”,何思杰总结了患者们问得最多的问题,“还有患者问好像出现了症状又害怕去做核酸可以用什么方法来代替?”

据何思杰回忆,常常上一个电话还没讲完,另一部手机就响起来了。“我害怕不接的话会错过患者,只好跟上一个电话讲稍等我一下,然后跟另一个手机的患者说稍等一下我上个电话还要几分钟这样”,那天她口袋里的电话响个不停。

发热门诊、普通门诊就诊患者激增,医务人员人手紧张,何思杰和行政组的同事们主动到预检处帮忙分流、诊室门口协调首诊患者、复诊患者就诊次序,安抚就诊患者的情绪。

19:00,前来发热门诊就诊的患者仍不少,医生、护士忙于接诊一直没有吃晚饭,也错过了既定的消杀时间。何思杰和行政班的同事在门口和前来就诊的居民一一解释,请居民稍等片刻:“给我们30分钟消杀时间,也给我们发热门诊的医生一点休息、上厕所和吃两口饭的时间”。

“这是我和同事近期最典型的一天,我们几乎每天都是这么过来的”,何思杰告诉记者,尤其是家庭医生、家医团队成员更是没有上下班的概念,24小时保持电话畅通,及时回复居民的提问,同时利用自己非门诊时间主动联系辖区重点、次重点人群,了解他们的近况、感染情况,新冠疫苗接种等情况。

独居老人危急关头牢记她的名字

她替老人报出住址

杨建瑛(中)和前来表示感谢的患者及患者家属

近段时间奋斗在一线,有个同事的身影让何思杰印象深刻,那就是海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杨建瑛。杨建瑛“阳康”后第一天返岗,她还有点咳嗽、身体还没有完全复原,门诊前就诊居民排起长龙,何思杰注意到她嗓子有点哑,累得有点力不从心,上前询问她的状态,她马上回答:“我可以坚持,放心”。

16:00,何思杰手中的24小时咨询热线响起。这是一通居民的求救电话,是住在燎原居委的独居老人张老伯。何思杰回忆道:“他说他不记得之前发生了什么,他刚刚醒来,人是躺在地上的,头有点晕。问他基本信息,张老伯告知了名字,但是住址说不清,再到后面就有点前言不搭后语了,状态很紧急,让我特别意外的是他还记得他的签约家庭医生的名字,他说他要找杨建瑛医生!”

何思杰立即找到杨建瑛,此时杨医生刚刚结束一天的门诊,已是非常疲惫,听到这个消息和张老伯的名字后很着急地说:“我知道他住在哪里,他一个人住,家人不在身边,有基础病,他前两天也晕倒去过二级医院就诊,我来联系。”

她立马联系张老伯的妹妹,同时联系燎原居委的工作人员,请居委会值班人员协助,先上门查看一下张老伯的情况,随后就赶过去为张老伯检查。虽然杨医生已非常疲惫,但她还是赶去看望了张老伯,后续也一直在跟进老人情况。

记者采访当天,还有患者家属特意向杨建瑛医生表达感谢,感谢杨医生在这特殊时期的关心,让他们及早发现了家中老人的不适情况,多亏杨医生积极协调,老人情况已缓解,也在社区得到了很好的救治。

医护“向前一步”接种、配药、输液

患者说“我们应当记录下这个时刻”

在社区,像杨建瑛一样的家庭医生还有很多,他们一直坚守在社区第一线,主动向前一步,关心关爱辖区的重点人群。何思杰告诉记者。日常工作中,无论是输液、接种还是配药,何思杰和同事也一直在践行始终“向前一步”的想法。

采访当天,来中心输液的患者增多,输液位不够用,中心工作人员商讨之后决定现场就地扩容输液位,“我们当时去搬沙发,找输液架来,但因为输液架下面没有支撑的地方,大家就地取材,把输液架绑在桌脚上,一张桌子交叉榜两个输液架,放在两张沙发中心,尽量扩充输液位置。”

何思杰和同事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有个老爷爷说:“我在三级医院输液的话不知道排队要排多久。但是来到你们这边,不到半个小时就安排了输液、吸氧,我发现其实在社区还是能得到很好的服务跟救治的。“她说这句话的时候,我们当时在忙的所有的医护人员,包括我们的很多护士妹妹心里面都很开心”。

马上就要过年了,何思杰说:“我们医务人员还没有想到要过年了,更多地是想先把辖区内的居民服务好,三年抗疫,很多医务人员都没有回过家,今年同事们也说‘我可以就地过年’‘我可以把这个高峰顶过去’‘我可以靠前站’‘我可以等更稳定了再回家’。”

何思杰在采访的最后呼吁市民朋友们就诊的时候对医护多一些理解和耐心:“我们医务人员都是在想办法解决大家的问题,响应大家的诉求。但是也希望大家在就诊的时候,对我们可以多一份耐心,多一份理解,毕竟所有的医务人员都是实打实地在为居民考虑的。”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秦春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