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再生,让经典绽放城市之魂
四川中路133号复新修葺后“新旧融合”,百年建筑再度蕴含新的生命力。本文受访者供图
青年报记者 冷梅
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市中心,不同时代、多种类型、各国风格的精美历史建筑星罗棋布,是上海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前人智慧的积淀,更是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在探讨历史建筑的保护传承和有效活化利用中,我们注意到百联集团位于上海中心城区的八个存量老建筑的修缮改造实例具有范本意义。
上海百联资产控股有限公司(下称“百联资控”)对于老建筑的改造更新秉承“尊重历史、继承精华”的态度,探索符合上海实际的保护模式,既要延续老建筑的历史特色和文脉记忆,又要赋予其适合时代和未来发展的功能定位。此次探访的第二站,我们走进百空间外滩卜内门洋行项目(四川中路133号),畅想老建筑之于未来的文化意义与匠心。
探寻上海现代城市的源头
在外滩上空,每隔十五分钟会响起一次海关大钟的奏鸣曲。在距“老外滩”仅一街之隔的四川中路(近福州路)上,有一座十分气派的古典式建筑,这就是20世纪20年代前后赫赫有名的“洋碱大王”卜内门公司所在地。
四川中路133号位于外滩历史风貌保护区范围内,区域内的老房子风格多样、中西合璧,是目前上海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建筑形式丰富的历史建筑群。四川中路133号大楼(原卜内门洋行)于1923年落成,平面为长方形,现为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性保护建筑。
站在大楼五层的窗口前,看黄浦江江水缓缓流淌,可以从钟鸣的长短不同,听出具体的时刻来。处在上海核心地标的老建筑,仿佛百年间也刻上了独有的岁月情怀。正如俄国作家果戈里所言:“建筑是世界的年鉴,当歌曲和传说都缄默的时候,只有它还在说话。”
外滩区域内保留着一批建于1920-1936年间的各式近代西洋建筑,为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核心区域,是外滩“万国建筑博览会”的源头,也是上海现代城市的源头。如今,黄浦区在历史风貌保护上已基本形成由“历史风貌建筑——风貌保护道路——历史文化风貌区”构成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复合型历史风貌空间体系。
与外滩建筑相邻的四川中路133号大楼,是黄浦区保护与提升的标杆性工程,它的改造和更新不仅是点状保护的意义,更是区域保护这个系统性工程的重要环节。百联资控遵循“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充分发掘历史建筑潜在人文价值,恢复和保留街区古典风貌,并通过功能重整及设施更新,将四川中路133号打造成为独一无二的城市经典。
复刻岁月流金
走进这座建筑,推开铁铸大门,仿佛开启了一扇“时光之门”,百年历史积淀扑面而来。这栋大楼始建于1921年7月,原设计人为格拉汉姆·布朗和温格罗夫。二人曾参与设计怡和洋行、汇丰银行及嘉道理爵士公馆。卜内门,即英文Brunner Mond的汉译,取自于英国工业企业家约翰·汤姆森·卜内和发明家路德维格·门两个人的名字。英国卜内门公司由二人合作创建于1873年,是闻名于世的纯碱与肥料的制造厂商。1921年7月,卜内门公司便在今四川路福州路路口的南边买下了一块地皮,动工兴建大楼。
改造的难点在于外立面雕塑部分的修复。在四川中路133号大楼原来的建筑上, 第六层和第七层的中间部分是凹的,在三楼和五楼的柱子之间还有各种各样的人物浮雕,柱的上方是一个希腊三角形屋顶浮雕,在第六层檐下是传统的狮子雕像滚动绣球。其中翼狮、阿特拉斯男像柱、狮鹫、盾形纹章等雕塑,据载于1965年拆除。黑色金属浮雕莨苕花环在南立面仍存在四个较完好的实样,得以作为复制东立面上的缺失莨苕花环的依据。
东立面及南立面二层檐下原有共4只狮鹫雕塑,现已缺失。该处雕塑历史照片与历史图纸出入较大,拟以历史照片为基准进行复原。
四川中路133号大楼正门外墙仿制石砌券形拱门,底楼大门两侧也为券形、大落地玻璃窗。拱券门的形状非常优美,门洞边缘即券脸位置装饰了雕刻图案,更增添艺术性与观赏性。古铜色铸铁大门上的铜制把手是两个狮子衔环,很有分量,有一种不怒自威的庄严。进入门厅,门楣上的五角星是时代刻下的烙印。这些岁月的痕迹都很好地保留了下来,在修复过程中,重在还原,重在历史精髓的重现。
保留岁月痕迹,在修复中还原重现历史。
位于五楼的总经理室是此次修缮的重点空间,过去这里被人称为“大班室”。“大班”一词是粤语中日常口语词,最初用于描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我国的外国商人。以后逐渐推广开来,就成为对洋行经理的称呼。本次修缮中拟保护修缮该房间的装饰,其中实木护壁进行脱漆修缮,还原为原木色,重现历史风貌。修缮一新后的总经理室,更显出复古且优雅的魅力,在柔和灯光下泛出一层持重雅致的韵味,等待着跨越近一个世纪后再次的瞩目和欣赏。
2019年盛夏,整栋大楼迎来了百年来最彻底的一次整修与翻新。结合实际,立足长远,着眼于传承历史,保护性开发的原则,百联资控围绕“拆、改、留、修”对这栋在历史中沉浮、充满故事的老建筑开出了一张“处方”。
百空间外滩卜内门洋(四川中路133号)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百空间品牌旗舰项目,百联资控在修缮四川中路133号项目时,不是简单地复制过往经验,而是深刻地再现了原有建筑的精髓,打通高端艺术品牌资源,引入全新创新理念和国际性艺术设计跨界零售业态,举办了多场国际顶奢品牌活动。在原单一办公功能的百年建筑里集合了收藏级设计家具、艺术展览展示、新一代时尚创意品牌,将该项目打造成了集展示型办公、艺术展览为一体的高端新零售及轻奢办公空间,同时享有外滩极致景观的城市符号,充分展示了百联资控在存量改造方面的卓越能力。四川中路133号项目复新修葺后“新旧融合”,既传承了城市记忆建筑文化,又肩负了新的使命,这幢百年建筑从此真正鲜活了起来,奔流着全新时代的生命力。
如今,焕然一新的老建筑有了自己的新传奇。作为一个艺术范儿十足的复合空间,各种展览成为贯穿老建筑空间中饱满的血肉,也有了崭新的文化气象。夜幕降临后,外滩万国建筑群金碧辉煌,“藏”于外滩第二立面的百空间外滩卜内门洋(四川中路133号)项目闪耀着属于自己的光芒,内敛又不失华彩。老建筑重新鲜活起来,和这座城市里忙碌的人们共同交织出一曲新乐章。
青年报记者 冷梅
来源: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