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回到烟火气,艺术回到未来
方靓和音乐厅全新标识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上海的日常生活正在恢复烟火气,上海的艺术生活也在重新焕发生机。1月9日晚,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发布了以“回到未来”为主题的2023音乐季1-7月演出活动,同时也启用了全新的品牌标志——一群活力四射的青年艺术家,一个近百年文化建筑的年轻化、潮流化标志,都让上海的这处古老文化地标显得青春迸发。“经历了疫情之后,再看到当下的场景,我激动得都快说不出话了,心中真是感慨万千。”音乐厅总经理方靓告诉记者。
◆ 百年建筑将对公众“全面打开” ◆
上海音乐厅是上海人熟悉的地标建筑,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文旅结合后,它更是成为了乐迷和游客的打卡点,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年轻态。1月9日,上海音乐厅也启用了全新的LOGO,这也是上海音乐厅首次正式对外宣布品牌升级。
发布会现场,法兰克福头盔乐队和跨媒体艺术家Bing利用音乐厅B2音乐立方砖墙,结合多媒体与电子乐视觉呈现了这个全新logo。全新标识主体部分采用上海音乐厅建筑内部“海上蓝”主题色,延续上海音乐厅百年建筑与文化传承,以韵律的形态堆叠音乐厅历史外墙一砖一石,突出音乐属性、建筑特征并兼顾历史沉淀的厚重。同时,标识像素感堆叠又贴合当下年轻潮流。新标识阐释了上海音乐厅希望能够通过建筑音乐与大众联结的理念。
钢琴:黄健怡,羽管键琴:金郁矿,小提琴:李秉璋与法兰克福头盔乐队特别呈现合作
据透露,2023年,上海音乐厅建筑将被进一步“打开”,厅内各场地都有精彩内容。大厅与B2音乐立方演出、剧场展览参观、“海上蓝”下午茶、艺术教育&活动、4楼乐∞新空间“梦了个梦——沉浸式国风音乐剧场”等项目贯通全天,让观众们从早到晚都可以在音乐厅感受艺术魅力。
另外,上海音乐厅二楼东厅走廊和B2咖啡厅增设的多媒体互动装置将于近期正式启用。多媒体互动装置陈列了音乐厅建筑3d模型,历史照片影像、大事记等内容,配合珍贵的历史资料实物展陈,让观众可以了解上海音乐厅乃至上海音乐文化的近百年历史。
◆ 已公布5大板块288场演出活动 ◆
对乐迷来说,上海音乐厅的演出和活动都颇为值得期待,而艺术家们也都迫不及待要回归舞台。1月9日晚,即将在2023音乐季登场的艺术家代表——钢琴家薛颖佳、爵士钢琴家黄健怡、法兰克福头盔乐队、青年指挥金郁矿、青年小提琴演奏者李秉璋、跨媒体艺术家Bing、青年舞者彭春兰等,巧妙融合羽管键琴、钢琴、小提琴、合成器、现代舞、多媒体、装置艺术等不同形式进行表演,古典音律与电子声场编织交叠,描绘出一幅“复古与科技”的虚实画面,点扣出上海音乐厅2023音乐季主题“回到未来”。
薛颖佳钢琴独奏《勃拉姆斯间奏曲》
三年来,演出市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随着疫情逐渐结束,生活走向正常,2023年的剧场也将迎来演出活动的“井喷”——上海音乐厅2023音乐节仅1-7月,就有涵盖“特别呈现”“古典” “多元”“国乐”“艺术教育&活动”等5个板块的288场演出和活动。
在特别呈现版块,音乐厅原创制作的全新作品——音乐舞蹈剧场《百鸟朝凤》将登场,该剧以创意肢体表演与音乐演奏呈现来描绘都市人对美好生活与绮丽自然的向往梦境,梦中进入若干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与民间传说情景。整体呈现出人与动物,自然世界的神奇互动幻境,将中华文明“天人合一”的美好境界通过当代的创意表达出来,营造出一片柔软治愈的美好境界。而已经被观众熟知的驻场演出《海上生民乐》,也将四度回归。
音乐舞蹈剧场《百鸟朝凤》概念片段展示
在古典板块,多部作品将在上海音乐厅完成全国首演。钢琴家薛颖佳、钢琴家饶灏将分别带来独奏音乐会,小提琴家黄蒙拉和吉他演奏家杨雪菲,低音提琴演奏家钱博文和钢琴家黄秋宁,金郁矿、赵晓鸥、Enrico Calini三位不同年龄的指挥家携手新古典室内乐团,师徒张薇聪和黄秋宁,钢琴家安天旭与他的朋友们,都将分别带来精彩的室内乐音乐会。
此外,“乐∞(乐无穷)”系列音乐会,“乐动音浪”系列音乐会也将如期上演,深受各年龄层热爱的艺术教育板块也都将有精彩活动。
“除了继续深挖本土优秀演出资源,随着国家入境政策的调整,我们也在第一时间和国外音乐家和团体进行联系。只要时机成熟,我们会第一时间邀请外国音乐家和团体来到音乐厅。”方靓表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