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青声|这群中职生“提案”被采纳,委员建议青少年可成为城市发展主人翁
2023-01-12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常鑫/图、视频   

在武康路所在的衡复风貌区游玩,扫一扫二维码,就能够AR全景游玩建筑,这样的“福利”可是一群来自徐汇的中职生带来的。这也给了今年新当选的市政协委员、徐汇区团区委书记陆璟琨一个启发,建设好青年发展型城市,是不是下延还能再延伸点,让青少年成为城市治理的主人翁。

 ◇ 委员“新手”向青少年“区政助理”吸取经验 ◇ 

在两会现场遇到陆璟琨委员时,她手上拿着本厚厚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着笔记。第一次当选政协委员,她还有些紧张。除了和现场其他有经验的委员们求教,她还有个独家密招——给记者展示的手机中,是好几份来自区里小“区政助理”的模拟提案——这些来自徐汇区不同学校的中小学生,倒成为了这位新委员吸取履职经验的“小老师”。

这些模拟提案,都像模像样。有的是基于儿童视角对友好社区空间进行的供需调研,有的是针对如何发动更多青少年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建议,有的是有关网络诚信与网络文明,也有的是关于未来科技与城市发展,还有关注到游戏行业所催生的新职业……关注的话题多样,最后形成的提案也很完整,有背景有数据有访谈有建议。

“这些模拟提案议案都出自我们徐汇区各所学校的学生,是竞选‘区政助理’的有力竞争者。今年到现在已经收集到几十份了,接下去这些提案议案我们也将交给徐汇区的代表委员们来审查。”陆璟琨告诉记者。

她本身从事的是青年工作,通过本职工作,可以有各种触角去联系和获取来自青少年参政议政的智慧和诉求。学生“区政助理”也正是徐汇共青团正在开展的一项工作实践。

“我们有特别好的青少年模拟两会的项目,有已经坚持了20年目前已经进入到第十届的学生‘区政助理’项目,有人民建议邮筒的设置。”陆璟琨说,这么多年来,整个共青团在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向青少年这一块的辐射和引导,其实一直在路上。而这对未来五年将面临委员新身份的她也有所启发:“会让我借鉴如何更好地去履职,也让我思考如何更好地为青少年发声。”

 ◇ 青少年参与社会治理可以再“下延” ◇ 

在从事团的工作过程中,陆璟琨发现,自己所面对的青年群体在民主参与这一块其实是非常活跃的,表达的欲望也很强烈。

在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上海要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青年如何参与到社会治理、城市建设中,城市又如何反哺青年,成为陆璟琨思考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间,单靠共青团一家来发力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普惠青年的政策牵扯到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我也希望借助两会的力量,邀请大家更多来关注上海如何建设好青年发展型城市,如何让青年在上海更有幸福感。”

与此同时,她觉得也应该要让更多的青年参与到城市发展和社会治理中,一个非常好的方式就是再往“下”延一些。“随着双减工作的推进,孩子们越来越回归到社区,社区小主人怎样早一点来接触到社区治理,更多地去表达、反映他的一些观察和想法,其实我觉得也是在为我们全过程人民民主孕育一个很好的土壤。”

而融入青少年的不同视角,事实上的确会给城市管理带来全新的启发和更宽泛的思路。以徐汇区学生“区政助理”为例,去年两会期间,同学们做的议题中有消除数字鸿沟,很多同学利用假期的时间到很多社区服务站点、党群服务中心,做老人的手机教授老师,让老人学会“玩手机”。“正巧就为后面疫情封控期间帮上了忙,不少老人就是被孩子们教会使用手机的。”陆璟琨笑说。

武康路二维码标识的更新,也出自于此。来自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的几位00后在竞选“区政助理”过程中,调研发现了建筑可阅读仍面临着受众人群辐射面狭窄、体验感不佳等问题。最终他们的建议被徐汇区人民建议征集办主动征集,部分建议被徐汇区文旅局落实采纳。

“可能有些意见建议还比较稚嫩,但小小的一步可能会成为以后一大步。”陆璟琨说,在各方帮助下,青少年的议题可能就会越来越完善,也越来越有可行性。“我们最想做的就是落地,能让青少年对城市治理的想法被真正关注到,进而实施。这对进一步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会有很好的带动作用。”

 ◇ 身为青年委员希望起到桥梁作用 ◇ 

而在这其中,作为政协委员,陆璟琨希望自己能起到一个沟通、嫁接的桥梁作用。

“就在我们团青界别,就有很多委员身体力行,在困难时期化身‘配药侠’,某种程度上也向我们的青年展示了务实担当的形象,这个是我作为基层一线的青年当时最真实的感受。”陆璟琨说,如今自己也进入到这样的一个大家庭里面,她也希望能发挥有效作用。

第一年履职,她一方面关注共青团始终在聚焦的新兴领域新就业群体,包括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如何将分散在各方的社会资源和关爱做到相对聚焦和集中,她觉得还可以更多地在政策层面切中他们本身的一些诉求。“我觉得我们的调研还要更深入一些。”

同时,她也关心大学生就业问题。她认为可以对就业困难大学生进行再聚焦,比如一些父母和子女同时失业的极困难人群,对这种家庭中的青年人如何进行心理等方面的帮助和就业扶持,都需要加以关注。“可以把标签再具象一下,是不是能够先去抓住最需要关注的特殊少数,把切口放得更小更精准一些。”

陆璟琨说,作为一名团干部,又是一位青年委员,希望能够呼吁到更多的目光来关注青年、关注青年工作。“不只是高端人才,还有沉默的少数。”疫情中,她发现有很多青年志愿者参与到了社区治理中,而当一切都回归正常以后,怎样继续把当时的力量常态化助推到社区治理的日常中来,她认为是所有年轻的代表委员们需要共同来助力的。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常鑫/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