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翻出40年前老档案,浦东“城中村”动迁落到百姓心里
2023-01-18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  

找遍区、镇档案馆、档案室,最后在村里的一堆麻袋里翻了3个小时,终于翻出了一批40年前签发、现在已经发黄的文件,保障了花墙村村民的动迁利益。

截至1月17日,浦东“城中村”点位拔点改造项目完成签约11135户,康桥镇花墙村项目也顺利实现征收清盘。康桥镇副镇长王玉娥讲述了征收过程中的甜酸苦辣,这100%的签约率,来之不易。

“40年前,花墙村十年新村规划给了每户村民152平方宅基地。但由于当时村民家庭条件不好,盖不起这么大的房子,所以绝大多数村民直到1991年发产证都没有建到152平方的标准,最小的产证面积只有50多平方。尽管后来村民有钱了,房子盖起来了,却由于已征地无法补发宅基地证了,这对村民来说一直是没有了却的一桩心事。”80后王玉娥来到康桥镇工作已经十年,跟村民都有了感情,他们都有“王副镇长 ”的电话,一直在催问:“动迁有进展吗?”这些年,老百姓动迁的事,始终放在王玉娥的心上。

“我们花墙村房子现在还没拆,真的难以想象上海外环内还有这样的房子,旁边还有垃圾焚烧厂,居住环境真的很恶劣。”王玉娥告诉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后来他们翻出了当年乡政府关于花墙新村规划的批建文件,确认了村民实际的动迁面积应该是每户152平方。

“签约的时候,我跟村民说,我们这次动迁有三个‘来之不易’——项目来之不易:原来排在2025年,在我们的争取下进入第一批;动迁房源来之不易:附近有两条地铁,还有即将开业的开市客超市;政策来之不易,好不容易找到了40年前乡政府批准的每户152平方,使补偿有了合法依据。”王玉娥说,他们还开大巴带村民去看动迁房,看到高楼林立质量上乘的新居,村民们都很开心,更加坚定了签约的意愿。今年六七月就可以交付入住,村民们终于可以搬进新居,王玉娥打心底里替他们高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从浦东新区建交委获悉,浦东“城中村”形态点位多、分布广,涉及居民约6.5万户。

浦东对标引领区战略定位,根据全市“2025年底中心城区周边‘城中村’改造项目全面启动”的总体要求,契合浦东“十四五”规划中“三带两廊”产业空间布局和城镇发展战略,秉承“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空间品质”的理念,在考虑民生需求、配套资源、紧迫程度等核心要素基础上排定改造时序,通过“城中村”改造项目认定、既有规划项目带动、修缮提升治理等方式,对“城中村”加快实施改造。

总体目标是以“推进力度最大、完成时间最早、标志性成果最多、群众满意度最高”为工作导向,按照“全面统筹、谋定快动、创新引领”的推进要求,2025年基本完成中心城区周边“城中村”重点点位改造,到2030年完成“城中村”改造。2023年目标是结合区域发展和时序计划,启动中心城区及周边“城中村”点位拔点,年内完成40个点位拔点目标。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