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河沿线最大滨水空间揭幕,普陀区用“七彩之笔”为苏河画卷增辉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文 郭容/图、视频
1月28日,在苏州河畔长风二号绿地,“半马苏河”公园正式揭幕,并成为苏河沿线最大的滨水空间。同时,普陀区还发布了“半马苏河·七彩秀带”实景图,将在“党建、科创、金融、文旅、都市、生态、数治”七个领域深度开发。
▍ 园内开放空间功能丰富,苏河步道全线贯通 ▎
半马苏河公园位于普陀区苏州河北岸第一界面,东至大渡河路光复西路,西至真北路,总面积35公顷,是普陀区21公里苏州河岸线活力秀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园公共开放空间功能丰富,集聚运动健身、工业文明、游船码头、儿童游乐、自然生态等多种元素,着力打造年轻活力、城水相依的滨河开放空间。根据上海市“一江一河”岸线贯通提升要求,公园内苏州河岸线步道全线贯通,岸线空间全面提质升级,成为普陀区苏河水岸经济带上的重要生态节点。
揭幕仪式后还举办了2023“半马苏河”迎新骑行挑战赛,比赛线路串联起了草坪、码头、烟囱等公园主要景观。据了解,随着苏州河旅游水上航线的开通,公园内的游船码头进一步丰富苏州河旅游资源,助力区域水岸经济发展。同时,普陀区正积极筹备苏州河边上的半程马拉松赛,半马苏河公园将承担主要线路。沿着苏州河市民不仅可以一路跑,还可以游览工业文明遗址,打卡长风地区地标场所。
▍ “七彩秀带”深度聚焦七个领域,让“半马苏河”烟火气更浓 ▎
随后,普陀区“半马苏河·七彩秀带”项目发布活动也在公园内的长风游艇码头举办。区委书记姜冬冬,区委副书记、区长肖文高,市住建委副主任、市一江一河办常务副主任张永刚共同发布了“半马苏河·七彩秀带”项目。据悉,2023年,普陀区委将立足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的“世界级滨水空间”和宜居、宜业、宜创的“示范区”,推动“半马苏河”党建引领“七彩秀带”建设,在“党建、科创、金融、文旅、都市、生态、数治”七个领域深度开发,优化功能布局,培育核心产业,打造城市地标,不断激活滨水空间记忆。
其中,“橙色幸福秀带”将在“半马苏河”上新建和升级26座驿站,开展“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推动“美丽家园”亲河社区党建项目;“蓝色科创秀带”将集聚“中华武数”科创动能,积极发展数字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打通产学研用的全链条;“黄色金融秀带”将全力打造“金融广场+金融会客厅+金融秀带”三位一体的城市空间布局,形成普陀金融立体地标;“红色文化秀带”,将深化文旅融合、水岸联动、共同参与;“青色都市秀带”将统筹城市景观、道路桥梁、历史风貌、配套设施等元素,深化滨水和腹地一体发展;“绿色生态秀带”将织好“蓝网”、建好“绿道”,绘就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图景;“紫色数治秀带”计划打造“数智普陀苏河秀带数字治理”应用场景,搭建苏河普陀段智能感知体系。
据了解,普陀区现有17座“半马苏河”驿站,将分级分类再建9座“半马苏河”新地标,其中,包括在内环线内最大的亲河社区(中远两湾城居民区),打造聚焦超大型社区治理、苏河文化及数字治理展示为主要特色的“半马苏河驿站·1690旗舰店”;同时,深化微网格治理、小型业主会、成片换梯等品牌,打造超大城市宜居生活典型示范区。在中心城区最大的公租房社区(馨越公寓居民区)完善数字应用场景、青年议事厅,打造高层次人才社区。以更高标准、更大格局打造“半马苏河”水清岸绿、城水相依、人水相亲的基层治理生动范例,实实在在为每个社区解决1-2个停车难、物业费调价等治理瓶颈问题,让“半马苏河”烟火气更浓。
姜冬冬表示,建设好“半马苏河”,是服务全市发展大局的主阵地,是惠及广大市民群众的大礼包,也是普陀区委、区政府全年工作的重头戏。2023年,要在“物理贯通”的基础上实现“化学聚合”,用七彩之笔在苏河画卷上绘就更加精彩的图景。姜冬冬还指出,要深化文旅融合、水岸联动,实现南岸走起来、北岸跑起来、中间划起来。进一步擦亮苏河水岸的生态底色,提升公共空间的品质和功能,塑造更多可到达、可观赏、可阅读的城市景观,打造高颜值高能级的城市会客厅。同时,要以治理数字化推动治理现代化,推出更多实用管用的新场景,将“半马苏河”打造成为城区精细化治理的“样板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文 郭容/图、视频
编辑:马鈜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