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总理周恩来”——纪念周恩来诞辰125周年主题活动在中共四大纪念馆举行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
“夜呀,静悄悄,静悄悄,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的办公室啊,灯光又亮了通宵……”在中共四大纪念馆里,来自中共一大纪念馆、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中共四大纪念馆的3位出生于1998年的青年用声情并茂的朗诵,完成了一次与周总理的“对话”。
今年3月5日是人民总理周恩来诞辰125周年纪念日。1925年1月11日,中共四大在上海召开,周恩来以旅法组代表的身份出席会议,这次大会也是这位人民总理第一次参加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为了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纪念周恩来诞辰125周年,3月3日上午,由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虹口区委宣传部、中共一、二、四大场馆管理委员会指导,中共四大纪念馆、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周恩来纪念馆、上海市翔宇公益基金会、中共虹口区委党史办公室、共青团上海市虹口区委员会、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主办的“人民总理周恩来”——中共四大纪念馆纪念周恩来诞辰125周年主题活动圆满举行。
现场,中共一大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薛峰代表中共一、二、四大场馆管理委员会致辞。他指出,中国共产党一大·二大·四大纪念馆已成功创建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站在新起点,三家场馆将不断加强联动和合作,在工作实践中推进文旅融合、展陈提升、景区建设、学术研究、人才共育、对外合作等,提升景区管理服务质量,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增强展览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擦亮上海红色文化品牌,为助力提升城市软实力贡献智慧力量,落实为人民城市理念,书写不负嘱托、不辱使命的历史答卷。
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局长、周恩来纪念馆馆长刘震生以视频的方式为活动致辞。
在今天的活动中,《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中共四大纪念馆“小红花”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短视频节目》启动首播。该短视频节目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精选十个主题,内容包含先导片共计十一集,邀请十名纪念馆“小红花”志愿讲解员携手十位行业基层优秀党员,沿着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指引的方向,便览申城红色旧址,亲临行业工作现场,通过短视频形式讲述红色故事,在充分学习、贯彻并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同时,记录环境工程师、教师、医生、消防指战员等基层优秀工作者为人民服务的侧影作为榜样激励青少年,以孩童视角放飞梦想,畅聊“未来想成为的人”,描绘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体现青少年二十大学习的光辉成果,成为沪上首个邀请“小小讲解员”对话行业基层党员的红色短视频节目,首次引导青少年重走总书记在上海的步履足迹,创新性展现了历史与当下的完美相容。
“今年我12岁,今年您诞辰125周年。百年恩来,百年情思;饮水思源,恩在将来。中华盛世,如您所愿;山河犹在,国泰民安……”
随后,“小红花”们从视频银幕走向“四大”舞台。8位来自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戏剧团的小朋友通过诵读的形式为观众带来了节目《百年情思 恩在将来》,向总理讲述如今的华夏盛世。
由中共四大纪念馆与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联袂打造的“我想给您写一封信”——书信征集活动也在今天仪式上启动。该活动旨在用一纸书信,跨越岁月长河,与百年前的“80、90、00”后革命先烈隔空对话,诉说今日中国之繁盛、青年之奋进。1898年3月5日,人民总理周恩来出生于江苏淮安。跨越百年,见字如面。现场,出生于1998年,来自不同行业的三位优秀青年深情诵读写给周总理的书信,表达了当代青年继承发扬周总理崇高品德,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的决心。
“人民总理周恩来”展览主要分为求学立志、革命历程、建设伟业、晚年岁月、公仆风范五个部分,通过事业和情感两条主线,全面完整地展现周恩来光辉的一生、崇高的品德和伟大的精神。展览共有200多张不同时期的历史照片、14套(25件)饱含故事的文物、大量珍贵文献资料。许多图片、文物等资料来自周恩来后人的捐赠,十分珍贵。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件文物是来自周恩来侄子周尔鎏先生提供的一封1921年周恩来寄自英国伦敦的家书。这封信真实记录了当时周恩来的历史足迹,生动描绘了这一时期他的新开端,包括学习、生活等种种情景以及思想动态。在看到伦敦“交通复杂,人种萃聚,举凡世界之大观,殆无不具备”的景象后,周恩来写道:“故居伦敦者并不能周知伦敦,欲知伦敦,非专心致意于研究实验不为功,故伦敦为世界之缩影。在伦敦念书,非仅入课堂听讲而已,市中凡百现象,固皆为所应研究之科目也。”
展览重点展现了周恩来作为人民公仆,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的崇高风范,为党性教育和廉政教育提供鲜活的教材。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