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反诈、成立为民服务队……公安青年这样学习雷锋精神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泳均 通讯员 马凯 宋一江 徐嘉庆
“段子”快闪活动精准反诈、为民服务队提供暖心服务......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了解到“3·5学雷锋”热潮中,上海公安青年民警多维度营造平安城区氛围,着力提升辖区居民的“安全感、满意度”。“学雷锋”与“保平安”齐头并进,凝聚成了以护航城区治安大局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共融的新时代公安精神,让“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深深根植到日常警务工作的方方面面。
精准反诈“买汰烧”
平安菜场到身边
“千‘蒜’万‘蒜’不及骗子的计算”“苹果芒果火龙果,哄我转账没结果。”近日,徐汇区长桥菜市场挂满了有趣的反诈标语,连蔬果和鸡蛋包装上也有朗朗上口的反诈提示,引得不少“买汰烧”们驻足观看。这是徐汇公安联合企业和地区志愿者,将菜场变身为沉浸式反诈宣传快闪店,通过“菜篮子守护钱袋子”的主题,切实提高群众的防骗意识。
“阿姨伯伯们,大家喜欢炒股理财吗?如果有朋友邀请你加入一个投资理财群,你会加吗?”来自徐汇公安分局的青年民警在现场设置了有奖互动环节,如果能识破骗子的套路,还将获得一份贴有反诈标识的鸡蛋,不少买菜群众和摊主争相回答问题。
“长桥地区中老年居民较多,很多人每天都要花时间逛菜场,这里人流量较大,而来的人多半掌握家里‘财政大权’,又有行动能力。他们不赶时间,更适合开展线下宣讲。”属地长桥新村派出所青年民警小陈介绍。为了让中老年群体更容易识破骗局,徐汇公安青年围绕近期易发的网络购物诈骗、投资理财诈骗、养老诈骗等内容,准备了典型案例和反诈提示。正在买菜的姜阿姨说:“买菜时了解点骗子的套路,还能领到奖品,挺好的,回去我要让邻居们都过来看看。”蔬菜摊主余先生说:“每天起早贪黑挣点钱不容易,可能也没什么时间静下来看各类宣传品,今天民警把反诈做到门口了,语言生动接地气,我确实也听进去了不少。”
今天是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徐汇公安立足守护平安本职,推动新时代学雷锋活动不断拓展内容、创新形式、丰富载体,不断壮大平安志愿服务队伍。青年民警也在实践中加深对雷锋精神的认识,将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主动释放善意和温度,让“公益红”和“警察蓝”相得益彰,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聚焦“为民办实事”项目
成立为民服务队
作为“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发源地的守护者,上海市公安局杨浦分局组建了一支以学习“雷锋精神”为引领的杨浦公安为民服务队。他们亮身份、展形象,佩戴醒目的红袖章,穿梭在辖区的大街小巷,用心诠释新时代的雷锋精神。
“有你这样的社区民警关心,我感到很安心!” 每当提到民警戴志波,市民吴老伯满是称赞。今年年初,杨浦公安分局中原路派出所社区民警戴志波在工作中发现迷途的吴老伯。年近八旬的他常年独居,腿脚也不利索,于是戴志波便决定护送其回家。看到老伯家中堆满了他捡拾来的纸板、破旧电器等,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戴志波一次又一次上门耐心劝导,老人最终愿意配合清理屋内杂物。
针对辖区老旧小区多、孤寡老人多的情况,杨浦公安为民服务队厚植敬老助老情怀,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对全区独居老人的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定期上门开展走访慰问,面对面帮扶,让困难群众切实感受到来自杨浦公安的温度。
现如今,在公安队伍中,像戴志波这样为民排忧解难的民警还很多,精通电脑编程的静安公安宝山路派出所民警桑凯就利用工作之余,自研开发了“反诈微查询”微信反诈小程序,目前已通过官方验证。
近日,在宝山路派出所开展的“3·5学雷锋 为民办实事”活动中,桑凯现场向社区居民介绍演示了反诈小程序的操作。“简单易懂、案例多样,查询便捷,紧贴实际”,这些都是该款小程序的“卖点”。自“上线”以来,该反诈小程序已成功为地区居民鉴别出70余条‘诈骗链接’和10余款盗取信息的非法软件APP,给辖区居民的“钱袋子”上了“双保险”。记者了解到,自今年2月起,静安公安已陆续组织开展多次“学雷锋 为民办实事”活动,向群众带去反电诈、消防、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宣传。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泳均 通讯员 马凯 宋一江 徐嘉庆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