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并非大学才“冒出来”,全国政协委员:从小培养学生创新习惯
2023-03-07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拔尖创新人才不是到了大学后突然冒出来的,我们需要从青少年时代就开始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习惯。”全国政协委员、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当过多年的老师,在给学生上课,带研究生的过程中,他发现学生到了大学时,利于创新的学习思维方式尚未养成,有些习惯已经相对固化了。

作为一名新委员,他迫切地希望将“深入推进大中小学贯通的创新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话题带到全国两会上,希望引起各界尤其是教育界别委员们的重视。

无独有偶,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大学副校长汪小帆也撰写了《关于实施拔尖创新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的提案,“我的观点和方守恩委员很像,我们希望共同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发声。”    

■ 方守恩委员

基础教育应试导向严重,创新教育需要从青少年开始

“高等院校的目标就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但真正能成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毕竟是少数。”方守恩一针见血地指出,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是很难培养出我们国家创新需要的这类人才的。这是因为,“现在的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标准仍然是以考试为主,在原创性、创造力方面没有较为充分的体现。善质疑、爱提问、共同合作解决问题等这些利于创新能力的习惯需要从小开始培养。特别是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除基础数学等少数学科外,现在大部分科研创新工作需要团队通力合作,而这种讨论协作协同能力也不是到了大学才突然具备的。日常我们也会发现有的教授一个人做科研可以,但自己带团队不行,甚至参与团队合作能力也不行,但往往重大关键创新项目必须大团队通力合作,参与者都要具备协作能力,这种能力也许就要从小学的小组讨论、小组作业开始培养。“有的研究生,课程学习挺好,一进入论文研究,自己去发现问题、凝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不行,期待像中学大学课程学习一样,需要老师给例子、手把手。在中小学,也有年轻的家长吐槽,解题方法、正确答案似乎只有唯一一个。很多时候为了解题而解题。”

在采访过程中,方守恩举了一个高中物理课中常见的“平行滑块+曲柄连杆”的题目。“为何要出这个题?高中生并不知道,大学生也不见得每个人都知道。实际上,这道题是源于汽车内燃发动机的原理。如果给中学生一些科普,让学生了解数学与工程技术,这样学生学起来才更有兴趣、更好理解,也可融入创新的思维。”

他认为,死记硬背产生的记忆是短暂的,无法触动真正的创新思维。相反,学生时代做的课外实验,反而让孩子们印象深刻。造成这样的局面,不能怪孩子和家长缺乏创新意识,也不能怪老师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而是要完成自上而下的深刻的改革任务。“如果说光是个别老师开展创新教学,是无法改变现在的局面的。”

方守恩认为,目前来看,我国创新教育推进中,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连贯性欠佳。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自成系统,缺少经常性的培养方案、教材等的协调;二是中国各学段的学校教育创新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尚未形成生态链。基础教育应试导向严重,重知识灌输轻问题探究,高等教育偏重于技术应用,创新能力不足问题积重难返;三是创新生态系统及相关利益群体的共同参与不足。全社会在政策、机制甚至认识层面还未形成有利于创新教育的合力。

建议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创新教育模式改革

“现在我们大学里千挑万选的一些青年高层次人才已经是比较优秀的拔尖人才了,但距离世界级的创新人才尚有距离。我们要建立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和人才高地任道远。”方守恩指出,当前,科技革命日新月异,全球格局正在重塑,大国博弈日趋激烈,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而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人才的培养不能急用现招,创新意识、创新文化更需要水滴石穿、久久为功。“人才的创新能力不仅取决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更要从娃娃抓起,从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入手,循序渐进、系统推进,为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他建议,加强政府引导和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创新教育模式改革,从小培养学生提问、讨论、合作解决问题等创新习惯。通过培养学生围绕一个问题或项目,运用多学科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造就拥有科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的创新人才。“建议对创新教育进行合理的顶层设计,促使各级政府在项目开展、资金保障、涉及群体等方面有计划实施,保证创新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学校之间构建起良好的学校教育生态链,保持创新教育的课程内容、教学时间等连贯性,从而更好地为国家培养人才。”

他还建议试点建设科技高中,探索大学与高中教育相衔接的新型人才贯通培养模式,超常规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在教育基础条件比较好的区域,探索大学、地方政府和基础教育系统三方共同设立科技高中或特色班,选拔对基础学科有志趣、有天赋、有潜力的高中生学习相关科学基础,培养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探索学习能力、科技实践能力、创意革新能力,加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通过探索建立科技高中和大学贯通选拔及培养的方案,超常规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我们还可以在大学强化创新教育和学科交叉,实施本硕博贯通培养。”方守恩建议,扩大“强基”计划招生规模,优化录取机制,加大支持力度,将创新教育与“强基”和“拔尖”计划相结合。以政策引导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加强本硕博贯通,支持高校探索学科交叉与交叉学科的体制机制,建设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价方案等,构筑强化共性基础、关注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他还建议,整个社会都要形成创新文化,重塑对创新的认识。“我们要打造一体化创新生态系统,吸引相关利益群体共同参与。对创新教育的经济投入、媒体宣传和多方参与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推进过程中,除政府、学校外,企业界、社区及家庭等相关利益群体的共同参与同样重要。要基于地区特色建立创新生态系统,打造实践社区,并吸纳各种社会力量参与项目运作,特别是要正确引导企业积极参与教育改革,为创新教育提供多维度支撑。”

■ 汪小帆委员

让偏才、怪才、非名校生也有机会成为拔尖创新人才

和方守恩一样,来自上海大学的全国政协委员汪小帆也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话题非常感兴趣,此次特意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议实施拔尖创新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他认为,博士研究生教育位于国民教育的顶端,是高水平、高素质、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高地,体现了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度,应该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

据悉,近年来,我国博士生招生数量和培养质量都在不断提高,在校博士生数量突破50万人,年度招收博士生数量突破13万人,并且还将继续扩大规模、优化结构和提升质量。“从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要求看,我国还需要在博士生招生和培养方面加大加快改革力度。”

“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个专门针对博士研究生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汪小帆建议,我国在加快全面提升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上,设立“拔尖创新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致力于造就引领未来的顶尖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

至于具体的做法,他建议不拘一格选人才。采取积极措施选拔最为优秀的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让富有创新潜质和科学精神的学生以能够进入该计划为荣。“‘不唯学校’、‘不唯排名’,不把学生在学期间的成绩排名作为唯一标准,注重笔试与面试以及专家推荐相结合,让一些‘偏才’、‘怪才’和非名校的学生也能有进入计划的机会。给予进入计划的学生在选择学校和导师方面的充分自主权,建立动态调整的高水平导师库和便于师生双向选择的信息化系统,提供相对较高的专项奖学金且持续资助五年。进入计划的学生不占常规的推免生和博士生指标,通过高水平资格考试、开题和中期考核等建立动态调整和分流机制,为不适合留在计划的学生适时提供合理退出渠道。”

他还建议创新机制育人才。鼓励建立高水平导师组联合指导学生,导师组可以由学术大师、领军人才和优秀青年学者组成,也可包含不同学校或不同学科的导师,也可包含来自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导师。针对不同学科门类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支持政策,包括探索建立跨学科、跨学校的双博士学位,以培养交叉型拔尖人才。鼓励原创性研究,破除“唯论文”倾向,探索建立博士学位论文评阅意见和答辩意见公开制度。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