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财首次评选“思政学习先锋”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新学期伊始,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首场书记备课会上,学校党委书记许涛为十名“思政学习先锋”颁奖,他们是全校近三年修完全部六门思政课的约两千名学生中成绩排名前十位的同学。
◇ 学习思政让人生规划更明朗 ◇
“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我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了更为深入的学习,对国内外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当下时事热点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尤其是在思政课的教学实践中,我逐渐认清了当代大学生所应肩负的使命和担当。思想领域的不断清明使得我将思政课的所学所思刻画在心中,并在潜移默化之中内化为自身的发展动力和前进方向。”在颁奖仪式上,来自上财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20级投资学2班的罗雅鑫同学与大家分享感受。
据介绍,评委会根据在校学生思政课总成绩排名及院系推荐情况,共评选出了10位“思政学习先锋”,罗雅鑫正是其中之一。《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六门课程累计总分600分,而罗雅鑫获得了554分的高分。
她告诉记者,学好思政课,让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加清晰和明确,人生道路的规划也更加细致和明朗。在学习生涯和课外活动的不断实践中,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思政课堂所带来的精神力量。作为学校学联青年发展中心的主席,罗雅鑫还参与策划举办了第二十四届明德青年马克思主义训练营。在这个过程中,结合自身的思政课学习体会,她将情景思政这一学习形式运用到训练营中,沉浸式地培养提升学校团干部们的思想引领、国情认知、财经分析等各方面能力。“我也进一步领会到了思政课学习的重要意义。”她说。
十位“思政学习先锋”得到的特殊奖品是书籍,包括《资本论》(精装三卷本)、《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和《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
记者从上财获悉,近年来,校党委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先后实施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改革2.0方案》、《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为有效地推动这些方案落实落地,学校积极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方法,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扎实开展日常思政教育活动。“思政学习先锋”评选正是学校持续深入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一环。
◇ 书记与老师们一同为上好思政课“备课” ◇
为同学们颁完奖,许涛还与上财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共同欣赏了一堂音乐思政微课:《校史上的“满江红”》。这首由黄炎培先生填词的校歌气势恢宏,钩沉上下。在百余年的校史上,上财曾经涌现出一批批报效家国的优秀学子。今日再奏此歌,既表达了对早期上财学子的崇敬之情,也勉励当代上财学子要以经济匡时为己任。
老师们也就如何上好思政课做了一堂详细的“备课”。第五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特等奖获得者、“上海市教学能手”张鋆从思政课教师的形象入手,指出作为思政课教师要善于换位思考,要全面了解学生,争取记住每一位学生的名字,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切实提升思政课的温度。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深教授鲁品越认为,思政课作为一门公共课,要让不同的学生都感兴趣本身就是一个难题,所以,思政课教师应该放平心态,不要妄自菲薄、垂头丧气,老师们应该把科研和教学统一起来,教学是科研的源泉,思政课教师应该要把教学视为提升自己科研能力的机会。
据上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洋介绍,根据中宣部、教育部等部门文件的指示要求,上财已全面开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并将以“大思政课”建设推动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具体落实到思政课大课程群建设、大师资体系建设、社会大课堂建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等方面。
许涛就思政课教育教学与老师们进行了交流。他表示,讲好思政课必须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思政课的重要性,“为学须先立志”。讲好思政课还必须注重方式方法,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日常生活出发,与学生进行真心、真情的交流,积极进行价值引导。“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必须要让有信仰的人来讲信仰,要努力培养‘讲准、讲深、讲透、讲活’的‘四讲’好老师。”他表示,学校也将推动出台“思政课3.0”方案,全力保障马院思政课与学科建设上台阶。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