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呼吁,共同推动肿瘤基因检测规范化管理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肿瘤基因检测被称为癌症治疗的“指南针”,随着需求量不断上升,相关行业也发展迅速;与此同时患者对于基因检测的认知不足,行业乱象滋生等问题也越发凸显。在近日召开的“推动基因检测规范可及,助力精准诊疗患者获益”为主题的专场座谈上,专家建议,推动肿瘤基因检测规范化管理,为肿瘤患者提供更高质量、高性价比、标准化的肿瘤基因检测服务。
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李为民表示,目前,我国很多患者的肿瘤基因检测意识不足,在使用靶向药前进行基因检测还存在诸多顾虑。主要原因有:一是当前我国基因检测行业发展虽然迅速,但行业管理尚待规范,例如在定价、操作流程、质量控制体系等方面还未形成统一标准。二是检测价格较高,这使得患者的疾病负担进一步加重。此外,不同公司的技术标准不一,也导致检测可信度备受争议。
“希望通过多方共同努力,提高我国肿瘤基因检测率,让以靶向药为代表的肿瘤个体化精准治疗为广大肿瘤患者带来长生存获益,助力我国癌症治疗朝着慢病化管理的方向发展。”李为民建议。
与此同时,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专病委员会委员刘喆认为,基因检测对于肿瘤临床诊疗的必要性不容忽视,临床需进一步提高患者肿瘤基因检测的认知水平,推动肿瘤基因检测在临床上的更多应用。医疗机构应根据基因检测的需求,结合自身场地、设施、人力、资源等具体情况对基因检测进行管理。相关企业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患者提供多种帮助。
相比于一般诊断,肿瘤基因检测是要求更为精准的诊断技术,因此从原材料到生产使用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可监测、可追溯。国家卫健委药物与卫生技术综合评估中心副主任赵琨表示:对于生产研发单位来说,需要更为严苛地开展肿瘤基因检测相关临床试验,从安全性、有效性、灵敏度、特异度等方面做好验证。在生产工序上要有严格的生产质量监控标准体系,并建立追溯系统。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