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代表关注青少年心理问题,建议:将青少年心理咨询有序纳入医保
2023-03-13 教育

今年两会上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代表委员高度关注。

如何共同守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的代表建议将学生心理治疗、心理咨询有序纳入医保范围;有的代表建议对中小学生进行定期心理健康“体检”。

代表委员:

心理咨询纳入医保、进行心理体检

全国政协委员、洛阳理工学院副院长马珺建议,将学生患者心理治疗、心理咨询有序纳入医保范围,加强精神疾病药物研发;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入学健康体检,健全心理档案,定期开展心理筛查与回访约谈;加强政府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宣传普及,拓展“社区—家庭—学校联合”心理服务体系模式。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教授张其成建议,把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与治疗纳入医保,以减轻患者就医负担。张其成还建议,对中小学生进行定期心理健康“体检”。用规范量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一旦发现有问题的学生就及时进行有效跟踪。他同时建议延长对儿童青少年心灵成长支持战线,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将家长学校建设纳入中小学教育工作总体部署。

一线老师

很多青少年的情绪问题被忽视

上海市静安区闸北第一中心小学专职心理健康教师、静安区心理健康学科带头人、中学高级心理教师王慧对将心理咨询纳入医保的建议拍手叫好。她表示,“这几年,青少年的焦虑、抑郁情绪失控以及自杀的现象都呈现出上升趋势。”记者从她提供的资料中发现,2021年11月份,清华大学的彭凯平教授团队调查了30多万的中国中小学生,发现心理问题上升很多,一些孩子出现“四无”的状态:学习没动力、对真实世界没兴趣、社交无能力,以及对生命价值无感受。

在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杨彦平博士在2022年做的上海家庭亲子关系、青少年心理状态的调查中,杨彦平博士对1621名上海中小学生家长进行了调查,发现上海家长的情绪焦虑整体接近1/4;当整个家庭的情绪氛围一直处于一个比较焦虑和紧张状态,孩子就更容易出现应激反应以及其他的焦虑、抑郁情绪,数据显示有接近1/5的学生都处于比较焦虑的状态。

作为一线心理老师,王老师表示,一方面基于这些问题的病耻感,一方面因为精神疾病的评估、干预、咨询也是一个不小的花费,很多青少年的情绪问题就被忽略,从而发展成更严重的问题。如果能将相关干预、治疗、咨询等项目纳入医保,就可以从源头上帮助青少年,减轻家长负担,且有更多资源可以帮到我们的青少年。

闸北第三中心小学心理老师陈来秀也认为,这是积极的提议,是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水平的重视。她认为,家庭、学校,是青少年学生团体主要的生长环境。怎样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预防、预见、适时介入、有效干预?是真正的“治未病”的核心。所以她建议在课程计划中,要给学校心理课落地提供保障——课时,同样重要的,还有师资保障、学校心理辅导和咨询场地、应用软件的建设。

记者 曹莹 整理

来源:学生导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