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科普书、一部微电影,上海医务人员认真推广健康科普
2023-03-26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城市化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不难发现,身边的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名,而“糖网”的危害在于其可导致低视力甚至失明;生了肿瘤,却栽在心脏?这对肿瘤患者来说并不是危言耸听……一本科普书籍、一部微电影近日正陆续发布中,沪上医学大咖们正通过多样化、复合式传播,让健康科普更好满足上海不同人群的需求。

科普是一种责任

针对疾病预防的传播,沪上医务人员一直在努力。

这不是一本看完即止的普通科普书籍,而是一份可以陪伴患者的礼物。书的背后,凝聚着整个团队的满腔心血。由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眼底病专科主任童晓维主编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与治疗》新书本周末发布。从136个热点问答说起,配上通俗易懂的生活漫画,不仅是有关糖尿病眼病防治知识的一次内容荟萃,更是一份“糖网”日常保健的科普知识宝典。

“其实,通过出版书籍,是想告诉读者,只要早发现并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糖网”仍可防可治。 ”童晓维说。

从当年选择眼底病专科作为专业,到现在撰写出版科普书籍,童晓维觉得身上始终有一种责任。读研期间,童晓维初中的同桌因为“糖网”忽然双目失明,情况危急下找到了她,虽然进行几次手术后稳住了视力,但这件事让童晓维深受震撼,还是年轻医生的她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糖尿病眼病是糖尿病容易被忽视的并发症之一,其中最常见的是“糖网”。作为眼底病科专家,童晓维在临床上经常遇到40岁至50岁甚至30岁以下的病人。“如果能把握第一次眼睛出血的时机,甚至能让很多病人恢复到正常的视力,但很多患者过来就诊时就已经很晚了。”多年的临床经历让她深深体会到:“很多时候,我们像是在和时间赛跑!”

“健康中国”不是一个口号,也不是一串数字。两年前,受“健康中国·家有名医”丛书编委会委托,童晓维和团队开始筹备编写《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与治疗》。将近两年的时间,团队将工作之余的时间都倾注在这本科普书籍上。

童晓维说,“希望患者可以接收到这些‘有趣的科普’,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养成好的用眼习惯,并持之以恒。除了送给患者及家属,也希望这本书能帮助到更多的青年眼科医生。”

科普让患者“就医有门”

事实上,除了一些常见病,一些新兴交叉学科迫切需要科普传播。

“生了肿瘤,却栽在心脏?这对肿瘤患者来说并不是危言耸听。”在中山医院肿瘤心脏病多学科诊疗团队本周发布的微电影《说句心里话》中,身患乳腺癌的女主人公却被心脏不适所困扰,最终在医生的帮助下走出了困境 。

作为中山医院“肿瘤心脏病学”团队的带头人,心脏病亚专科主任程蕾蕾一直深耕医学科普宣传。“在这部微电影发布前,前后不止看了几十遍,发现细节上的问题,立即修改。”

记者了解到,肿瘤患者合并心血管病的情况日趋普遍,由于我国目前肿瘤心脏病学仍处于起步阶段,肿瘤学和心血管病学的专业壁垒使大量肿瘤心脏病患者长期处于“求医无门”的窘境。

“肿瘤心脏病作为新兴交叉学科,需要为更多人所知,而科普作为促进医学专业知识在广大群众中普及的重要推手,作用不容小觑。”程蕾蕾主任医师告诉记者。

为了让这个新兴学科走进公众视野,团队将临床真实病例改写成医学科普故事书、拍摄微电影,利用各种科普形式“奔走相告”,希望医务人员和患者都能发现这个领域,为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共同努力。

为帮助日益增多的广大肿瘤心脏病患者走出困境,中山医院肿瘤心脏病多学科诊疗团队2018年4月开设了华东首个肿瘤心脏病MDT门诊。就在最近,为了给心血管科和肿瘤科同道提供帮助与启示,团队在既往出版发行的我国第一部肿瘤心脏病学临床实践总结——《简明肿瘤心脏病学临床指导手册》一书的基础上,凝练交叉学科实践过程中的难点和亮点撰写发行《肿瘤心脏病学真实世界病例索骥》。

如今,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免疫治疗的毒性管理也愈发成为肿瘤诊治的重点问题。为此,中山医院肿瘤心脏病多学科诊疗团队正式发布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临床诊疗建议》中英文版本。

“医学科普传播不仅要关注常见病、多发病,更要与时俱进关注新兴交叉学科。”上海市科委科普工作处何家骥处长表示。

科普加持,持续推动上海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连升”

从健康科普书籍、健康脱口秀、到微电影……当下,多样化、复合式传播,让健康科普更好满足上海不同人群的需求。据了解,以互联网传播为主,线上线下相结合,成为当前医疗机构健康科普传播的主要趋势。上海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实现15年“连升”,尤其是基本知识和理念不断提升,健康技能和行为不断巩固。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一个推动力正是来自于科普。

记者了解到,2019年,上海出台我国首个省级中长期健康行动方案——《健康上海行动(2019—2030年)》。上海深入推进健康上海行动第一行动——健康知识普及行动,通过实施健康科普专项和科普人才项目,建立健全全媒体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开展健康科普影响力评价,推动将健康科普纳入职称评价,引导激励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增加健康科普高质量供给。

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表示,下一步,将充分宣传推广全市各领域、各渠道的优秀健康科普品牌,搭建健康科普资源分享和交流平台,精准对接公众多元化的健康科普需求。通过一批辐射长三角、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健康科普品牌建设,充分发挥优秀健康科普品牌的示范引领作用。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