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季来临,“跨界就业”成新选择,乐业导师为求职者指点迷津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
提前个把小时到招聘会“抢沙发”,扩大求职半径不局限于过往履历愿意从零起步“跨界就业”……本月是招聘季,包括静安、杨浦在内的本市多个区举办了招聘会,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发现,今年的招聘会出现了一些新趋势。各职能部门也推出各种举措,促就业。
如静安区政协整合委员资源、联动有关部门,为求职者、委员单位搭建平台,推动解决“就业难”与“招工难”实际问题。杨浦人社局则针对近期招聘会求职者对“职业指导”需求比较集中的情况,启动“乐业导师”招募。
▎静安 ▎
为揽才企业给出“青年福利”,跨界就业成新趋势
由静安区政协主办,静安区人社局等8家单位共同承办的静安区“春暖静安 筑梦未来”——2023年政协委员单位暨百家企业招聘会和人力资源服务分享会日前在大宁公园举办。现场的红色帐篷下招聘摊位依绿地蜿蜒,长达500米。其中,有34家政协委员单位参与了本次招聘。有部分求职者甚至早了一两个小时就赶到现场,提前与HR们交流。
为了揽才,不少公司给出了一些吸引年轻人的福利待遇,划重点。“2012年创立至今,关注女性价值和成长,漂亮的履历不如漂亮的梦想,有故事的人和物都有恒久魅力。”在招聘会现场,记者看到有一家中古店特地制作了一个KT板,吸引了不少年轻人投递简历。上海香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HR唐小姐介绍说,他们店是专门做二奢零售、寄卖、回收、鉴定、养护的。门店店长除了常规的薪资待遇外,还有一些额外的福利,比如可以免费咖啡茶饮、体检、旅游度假活动、看展活动、SPA护理等。
又如上海芯竹科技HR告诉应聘者,他们公司的员工普遍年龄比较小,公司采取扁平化管理,没有严格的上下级的观念。“员工管理主要是任务制,只要完成项目都可以,时间比较自由。”
与往年不同,“跨界就业”也成了一些应聘者的选择,比如应聘者张先生,原本的工作是在超市,但他看好现在的老龄产业发展,打算应聘一家凯成养老的护理员工作,先从基层开始做起。而曾创办过幼教创业项目的一位应聘者,在创业失败后打算重新找工作,辗转于各个摊位,希望应聘销售岗位。对方告诉记者,先就业再择业。自己原本的创业项目也与销售有关,所以对行业的选择没有那么受限。
“请问你考虑财务方面的岗位吗?”“我目前计划考CPA,如果你们有这方面岗位我可以考虑的。”在一家国际咨询公司的摊位前,虽然应聘的女生不是读财务专业的,但人事经理贺经理鼓励她试试。贺经理透露说,公司更倾向于“白纸”一张的应届毕业生,先从实习生见习生做起,逐渐培养。“相比有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士,应届毕业生的用人成本更低,而且更容易融入公司的企业文化。”
记者了解到,和往年相比,本次活动在支持重点企业用工和保障重点群体就业两方面既显力度、更具亮点。此次招聘会涵盖不同类型用工需求,现场183家企业按照静安六大产业分类分区,共提供3238个就业岗位。
委员畅谈大学生如何择业企业如何高效招聘
为了扩大就业服务对象,延长服务半径。静安区人社局通过市人才服务中心向全市各高校发布企业招聘信息,定向邀约10所高校组织2023届毕业生参与现场活动。同时,广泛动员社区各类高校毕业生、各类未就业群体参加。
招聘会现场,一批重点企业开展“直播带岗”,提供线上招聘渠道。静安区政协推荐的俐奥特(上海)商务咨询的负责人表示,“聚焦大学生等求职群体,我们尽可能提供了更多适配岗位。”
以“春暖静安,筑梦未来”为主题的人力资源服务分享会,同步举行。由静安区政协委员、上海骑鲸客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导演王霆主持。徐俊、饶志芳、孙云立、邓朝义等4名委员嘉宾分别结合个人经历,分享了对当前企业用工服务新内涵、新形式、新发展的相关看法。深耕人力资源行业多年的徐俊委员全面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求职现状,饶志芳委员就东西部劳务协作工作现状与前景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从事职业培训的孙云立委员建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职业技能人才培训力度,促进大学生群体稳定就业。邓朝义委员从企业管理者的角度,表示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
在圆桌讨论中,4名委员嘉宾围绕“对大学生择业、慢就业的看法和建议”“企业如何提高人员招聘效果”“政府如何在稳就业上更有作为”等话题展开深入讨论,并与现场大学生代表互动。
▎杨浦 ▎
“乐业导师”受青睐,就业见习受求职者欢迎
由杨浦区人社局等联合举办的杨浦区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会近日在杨浦区业余大学成功举办。
记者看到,现场开设了见习专区和残疾人招聘专区。在残疾人招聘专区还开设了残疾人能工巧匠“现场秀”作品展示区。熊爪咖啡金牌咖啡师、店长、培训主管,第六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咖啡冲调项目第一名陈莹莹等多名技能人才也来到现场,为残障人士就业加油鼓劲。秀带咖啡的人事经理段经理告诉记者,自己刚收到两位95后投来的简历。其中1999年的男生患有自闭症,他对咖啡师的工作非常感兴趣。
另一家做企业服务的公司的HR告诉记者,他们此次招募的是市场调研的岗位,残障人士优先,因为工作内容就是到盲人按摩店、美甲店等做调研,给残疾人推荐工作。
现场的招聘会还设有“职业指导”服务专区和“政策咨询”服务专区,由上海市就业服务专家、杨浦区乐业导师和首席职业指导师、杨浦区妇联“心律·家”文明实践志愿者服务队提供咨询服务。其中,近期由杨浦区人社局新聘的杨浦区公共就业服务“乐业导师”广受求职者欢迎。
据杨浦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他们已收到30多人报名“乐业导师”,其中不乏拥有10多年以上人力资源及职业咨询方面的实务经验的专业人士,也欢迎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这个队伍。
期间,不少青年求职者积极询问就业见习相关政策。参加就业见习的青年到政府确定的见习基地的特定岗位进行实践锻炼后,既能给自己的简历“添砖加瓦”,又能增加实践技能,还能获得就业见习补贴。
工会咨询专区格外热闹,很多求职者对“上海工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灵活就业人员)专享保障计划”特别感兴趣,“怎么参加?如何缴费?多少钱一年?”“生病就能赔吗?能赔多少钱?”......一名求职者拿着手里的宣传单咨询,工作人员一一耐心解答,还结合案例分析发生意外后可以给付的项目和金额。一位陪儿子来的求职的阿姨总结的特别到位“就是从事外卖骑手、家政护理等职业的人,在生病住院或发生意外时,工会给他们准备了一份托底保障”。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